静宁:多举措医疗惠民让群众享更多“健康红利”
心系家乡情,坐诊暖人心。近日,静宁县人民医院呼吸科门诊楼道内人头攒动,不少群众早早来到这里,接受静宁籍“归雁工程”医学专家雷丰丰的诊疗;“您先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进去之后点击医疗服务-出院服务-医保结算-授权-输入住院号-办理出院。”静宁县中医医院医护人员向办理出院的患者家属详细地介绍“一站式”床旁结算服务小程序……
专家下沉基层,群众在家门口享受省级医疗资源;线上线下医疗服务不断改革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满足,这一切的变化,离不开近年来静宁县多措并举提升医疗服务,推进便民惠民实事,让群众享受更多的“健康红利”。
近年来,静宁县加大投资力度,着力改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条件,完成了县中医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第二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完成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县医院传染病区规范化改造、亚定点医院建设等项目并投入运行;建成了县医院、县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新冠病毒生物安全实验室和疾控中心检测检验中心业务楼,实施普惠托育中心业务楼、亚定点医院传染病住院楼等建设项目,积极推动灵芝、四河卫生院整体迁建。
为了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静宁县委、县政府以“归雁工程”等活动为抓手,大力支持全县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城区4家医疗机构积极对接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甘肃省人民医院、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等医院建立医联体,骨科、神经外科等25个专科与医联体相关科室建立专科联盟,在重点科室建设、优秀人才培养、学术交流、远程信息服务等方面,全方位支持帮扶。
全面从严从细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积极创建全省慢病综合示范区,扎实推进老年人慢病“四病”管理,全县累计建立电子健康档案35.3万份,建档率达97.7%,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对65岁以上老人进行体检,细化慢病管理人群的服务流程,实现了疾病预防关口前移。
为了打通群众就医“最后一公里”,按照“分级分类、分层分流”原则,根据群众实际就医需求和患者家属意愿,创新开展“家庭病床”诊疗服务,针对行动不便、失能失智老人,残疾人及生活不能自理人群,医疗巡回小分队结合医院诊断,在患者家中设立病床,并指定医护人员定期查房、治疗、护理,长期提供病后康复、随访管理等“一体化”医疗保健服务,形成了“院内诊断、上门服务、床旁检查、家中治疗”的家庭病床诊疗救治机制,同时扎实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为了切实解决医学人才供给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和服务能力不强的问题,以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积极引进紧缺专业人才,优化卫生人才资源配置,加大卫生人才培养力度,完善人才管理体制,提高了全县医疗卫生队伍的整体水平。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全县医疗卫生机构从50年前的87个发展到现在的492个,医疗卫生专业人才从30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3000多人,床位从80多张发展到现在的2800多张,病房从低矮破旧的平房变成现在窗明几净的高楼,诊疗设备从当初的简陋、短缺到现今的高、精、尖和品类齐全,能够开展外周介入、微创治疗等先进诊疗技术,村卫生室实现全覆盖,并配备了专职村医,乡镇卫生院建立了较为齐全的诊疗科室,县级医院等级都达到二级以上,县人民医院晋升为三级乙等综合医院,5家基层医院达到全国“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先后建成省市级重点专科6个,全县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可谓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今后,全县将以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对口帮扶、驻点帮扶基层医疗机构为依托,向基层下派专家,开展坐诊、免费义诊,弥补基层业务短板,培养带教卫生技术人员,方便患者就近就诊。创新开展‘归雁门诊’,邀请静宁籍医疗专家来静开展诊疗、讲座、手术指导,让患者在家门口享受到省级专家的诊疗服务,努力为全县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静宁县卫健局局长景政宏说。
通讯员 李芳艳
- 2024-08-16泾川:医疗帮扶助健康 东西协作结硕果
- 2024-07-30【重走西北角】通渭石关医疗延伸点:打通村民就医“最后一公里”
- 2024-05-23瓜州:落实落细医疗救助 让群众更有“医”靠
- 2024-05-09瓜州: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让群众更有“医”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