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西和:鸡产业拓宽乡村振兴路

2025-11-27 11:53 来源:中国甘肃网

  初冬时节,走进西和县森辉源现代化智能养鸡场,标准化鸡舍整齐排列,层叠式鸡笼两侧的食槽与传送带各司其职。按下控制开关,科学配比的饲料经管道精准输送至每一层食槽,肉鸡纷纷探出头啄食“营养餐”。添料、送水、清粪、控温、空气监测预警全流程自动化运转,让这座占地1100平方米、存栏1万羽肉鸡的养殖场实现了绿色高效的规模化养殖新格局。

  “24小时精准控温系统实时调节温湿度,全自动设备按设定时间定量作业,智能清粪装置从源头解决污染问题。”养殖场负责人王勤俭介绍,智能化改造不仅让鸡舍保持干净无异味,更大幅降低了劳动强度,让养殖各环节规范高效推进。这是西和县养鸡产业从传统散户养殖向标准化、智能化、品牌化转型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西和县立足生态资源优势,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政策为引、科技为翼、模式为桥,将养鸡产业打造成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在政策扶持上,投入300万元实施2025年良种鸡推广项目,精选海兰褐、芦花鸡等优质品种,向全县18个乡镇199个行政村的4628户农户免费发放鸡苗10.3万羽,同步配发鸡笼6288组、过渡性饲料114吨。

  科技服务与模式创新双轮驱动,为产业升级注入持久动力。西和县畜牧站组建技术服务队,在鸡苗发放现场开设“微课堂”,讲解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知识,并开展定期回访培训,确保农户听得懂、学得会、养得好。同时,培育森辉源、海旺、防红等一批标杆养殖主体,其中,六巷乡海旺养殖合作社日产蛋约11万枚,十里镇防红养殖合作社年出栏鸡18万羽,智能化改造后单羽养殖成本降低15%。这些主体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带动周边数百人务工,让农户人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社员年均增收近2万元。

  如今,西和县养鸡产业已形成“政策扶持全覆盖、科技赋能全链条、利益联结全方位”的发展格局,全县鸡存栏达81.5万只,年出栏100万只。小土鸡变身“金凤凰”的背后,是西和县以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坚定实践。未来,西和县将持续深化产业转型升级,让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更多农户共享产业发展红利,在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通讯员 马步虎 图/文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