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原山乡新画卷|庄浪:马铃薯“串”起富民强县产业链

近年来,庄浪县紧抓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打造甘肃省马铃薯产业大县和脱毒种薯强县”为目标,按照“延链、补链、强链”的发展思路,着力在建基地、育品种、育主体、延链条、创品牌上下功夫,走出了一条引、育、繁、推、加、销一体化经营的马铃薯发展路子,马铃薯产业开发水平不断提升,增产增收效果同步提高。
土豆收获忙 增收添“薯”光
在庄浪县水洛镇李碾村的马铃薯原种繁育基地,一座座整齐排列的防虫网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棚内机器声轰鸣,薯形匀称、个头饱满的马铃薯破土而出,预示着今年的好收成。
“今年,我公司依托建设项目,搭建防虫网棚162座,并在农技中心人员指导下配套水肥一体化、全程机械化、降解膜应用及统防统治等技术,建成庄薯3号、庄薯5号马铃薯原种繁育田200亩,预计可生产优质原种600吨,可带动全县繁育一级种薯4000亩。”甘肃俊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王文元说。
科技的精准发力,不仅提升了原种的质量和产量,更通过“原种—一级种”的繁育链条,辐射带动了全县马铃薯种薯产业的升级换代,为商品薯生产提供了坚实的种源保障。与此同时,规模化种植和产业化经营模式也展现出了强大的带动效能。在庄浪县永宁镇秦洼村,种植大户正组织人力和机械进行大规模收获。
“我今年种马铃薯300亩左右,主要种的庄薯3号、庄薯4号、庄薯5号、陇薯7号。根据现在丰收情况来看,每亩的产量在2吨左右,收入在24万左右。通过土地流转、务工等方式,带动100多户农民就业,人均收入1000元以上。”庄浪县苏鹏农业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苏鹏鹏说。
据了解,庄浪县作为脱毒种薯繁育强县和马铃薯生产大县,今年种植脱毒种薯5万亩,商品薯31万亩。目前,马铃薯收获工作已全面完成,整体产量喜人。
做强薯“芯片”写好薯“文章”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近年来,庄浪县加快马铃薯新品种选育和引进,以打造创新联合体和新型研发机构为支撑点,在天津市河西区的帮扶下,依托县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中心,建成了集科研、培训、生产于一体的庄浪县省级马铃薯现代农业产业园。
“多年来,我们培育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马铃薯新品种共7个。其中庄薯3号被农业农村部列为马铃薯主粮化四大推广品种之一,因其抗旱性强、淀粉含量高、高抗晚疫病,累计在全国7省区56个县推广种植超8000多万亩,创造产值1157亿元;庄薯5号于2023年通过农业农村部品种登记,成为新一代高产品种代表。”庄浪县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中心主任周爱爱说。
据了解,该产业园核心突破在于颠覆传统的生产技术,通过雾培工厂化系统,自动喷洒营养液,单株结薯量达40-50粒,较传统基质提高20-30倍,并有效阻断土传病害,实现周年生产,年产脱毒瓶苗1000万株、原原种4000万粒。

延伸“薯”链条 走好振兴路
走好乡村振兴路,探寻“薯”光促发展。从种子的培育到商品的深加工,庄浪马铃薯产业步入科学化布局、集约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精深化加工的全链条发展“新阶段”。
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庄浪县宏达淀粉加工有限公司积极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通过土地流转,每年建成高淀粉庄薯3号产业基地3000亩以上,带动全县10乡(镇)2.5万农户种植马铃薯10.5万亩以上。宏达淀粉加工有限公司搭建的从田间到车间的完整产业链,既保障了原料的新鲜度和品质可控,也为深加工环节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我们公司生产的庄浪粉条等系列产品市场越来越广和受欢迎程度越来越高。我们为提高生产效率,今年延伸了产业链条,建成了粉条烘干车间和年产8000吨自动化粉条生产线一条,有力地满足了客户的需求。”庄浪县宏达淀粉加工有限公司销售经理柳佳琳说。
据了解,庄浪县年产精淀粉10万吨、粉条1万吨、粉丝3000吨,饲料蛋白2000吨,年收购加工鲜薯25万吨,全部采用清洁绿色循环生产工艺,生产加工的淀粉以订单销售的方式主要销往中粮集团、今麦郎、康师傅、白象等食品加工企业,其他马铃薯制品也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马铃薯深加工产品年产值达到2.3亿元。
“庄浪县将以马铃薯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抢抓马铃薯重点产业链建设机遇,按照繁育扩结合、产加销推动、全链条开发、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思路,打造以马铃薯产业为主导的特色高效优质农产品聚集区,形成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与资源禀赋相匹配、特色更加鲜明的马铃薯产业发展格局,为乡村振兴提供重要的产业支撑和强劲引擎。”庄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李国斌说。
记者手记:
庄浪马铃薯的“金色蜕变”
在庄浪的层层梯田上,昔日的“土蛋蛋”正上演着令人惊叹的蜕变。走进马铃薯产业园,雾培技术让一株薯苗的产量提升二十倍——这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农业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
庄浪人没有止步于种植环节。他们精心构建从种薯繁育到精深加工的全产业链,让每颗马铃薯的价值得到最大释放。当“庄浪粉条”借着“甘肃麻辣爽”的东风走向全国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传统农业县向产业化迈进的坚定步伐。
最打动人的,是这片土地上的百姓因马铃薯而改变的命运。种植大户的增收喜悦,合作社社员的忙碌身影,都在诉说着产业振兴带来的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小土豆,大产业。庄浪用一颗马铃薯的故事告诉我们:在这片曾经贫瘠的黄土地上,同样能耕耘出富足与希望。
通讯员 董春辉 高国霞 邵娟青 张婧
- 2025-11-26陇原山乡新画卷|玉门:抢抓冬闲夯“耕”基 高标准农田建设正酣
- 2025-11-26陇原山乡新画卷|静宁:苹果热销正当时 产业纽带串起致富链
- 2025-11-26陇原山乡新画卷|庄浪:“金蛋蛋”铺就丰收路
- 2025-11-26陇原山乡新画卷|漳县:药香漫溢致富路,全链升级启新程
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
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