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本网原创

陇原山乡新画卷|草原“放年假”,异地借牧背后的张掖肃南智慧

2025-11-21 18:58 来源: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狄东阳  

  祁连山下,30万头(只)牛羊的冬季迁徙,不仅是一场畜牧方式的变革,更是一部生态与人文共生的智慧篇章。

  日前,《肃南县:异地借牧,探索草原生态保护修复的通幽曲径》案例成功入选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典型案例,让肃南异地借牧模式再次引发公众关注。

  实践证明,肃南异地借牧模式不仅擦亮了“祁连山生态保护”品牌,也为生态治理的“三北”工程建设注入了新的动能。

  生态危机下的创新求生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坐落于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北麓,是全国唯一、甘肃独有的裕固族自治县。这里的肃南县草原植被盖度达70.3%,农牧民大部分的收入源自畜牧业。

  然而,传统的放牧方式给草原生态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根据肃南县有关部门统计,该县第三轮草原补奖面积达2091.9万亩,其中禁牧1102.26万亩,占补奖面积的52.69%,草畜平衡面积989.64万亩,占补奖面积的47.31%。

  面对生态保护的紧迫性和牧民生计的持续性,肃南县不得不寻找一条突破的新路径。

  异地借牧这一创新模式由此应运而生——引导养殖规模较大、全禁牧和草畜平衡面积小的养殖户,在秋冬季将放牧家畜运往农区玉米秸秆地和苜蓿留茬地放养,让当地的草原有个休养期。

  数字背后的双赢之路

  每年10月至次年3月,肃南县的借牧活动全面展开。

  2025年数据显示,全县借牧群众涉及6个乡镇55个行政村903户,占养殖大户的33.97%,借牧牲畜折合羊单位40.95万个,占年末牲畜存栏的29.25%。

  同时,依托支持绿色畜牧业发展县级专项扶持资金,对全县每年度跨区域借牧的养殖户给予1000元/户借牧补助,对全县102名村级防疫员给予1000元/人交通燃油补助,切实降低借牧户生产成本,全面服务保障借牧工作。

  此外,肃南县委托甘州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收集、运输和无害化处理病死畜禽,县财政落实羊无害化处理补助50元/只、牛500元/头,形成病死畜无害化处理闭环机制。

  通过这种模式,全县天然草原年放牧牲畜年减少17.06万个羊单位,草原亩产草量较2011年提高了21.6%,平均总盖度超过78%,草原植被得到了休养,草原生态实现了有效恢复。

  据了解,异地借牧后,牛羊成畜保活率、羔羊成活率都得到了明显提高,实现了“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收”的目标。

  牧区党建的红色矩阵

  异地借牧不仅是畜牧方式的变革,更是对传统牧区管理模式的新挑战。

  为解决借牧地分布零散、党员群众居住分散的问题,大河乡创新建立了“村党群服务中心——大河乡异地借牧党群服务点——异地借牧党员旁学驿站”三级服务管理体系。

  “以前每次借牧的时候参加学习都很困难,一方面因为牲畜离不开人,另一方面因为冬天道路结冰,参加学习和返程的路上都担心出事故。”借牧党员安建宏表示,“现在有了旁学驿站,我可以就近参加学习,不仅方便了我的生产生活、按时参加党组织的活动,也打消了参加学习的后顾之忧”。

  在大河乡便民服务大厅、明花乡境内设置的借牧党员党群服务点,为借牧户提供跟踪式服务,制作并发放包含党员教育管理、畜牧防疫、法律咨询等服务的志愿服务联系卡200余张。

  从牧业到文旅的华丽转身

  而在草原休养生息的同时,肃南县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文旅产业,让牧民们有了新的收入。

  在肃南县,“巴扎黑”酸奶工坊的负责人赵雪龙正忙着将传统奶制品打造成品牌产业。

  这位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政策扶持下,将父母传授的传统奶制品技艺变成了品牌产业。如今他的酸奶工坊每天产销量最高达3000斤,年利润约20万元。

  在肃南县,像赵雪龙这样成功转型的牧民不在少数。他们借助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和自然风光,发展起乡村旅游、民宿经营、特色食品加工等新业态。

  农牧循环的生态文明典范

  异地借牧已成为草原生态环境转型发展的“肃南模式”,也筑牢了甘肃河西地区的“绿色屏障”。

  对出租方而言,山上牛羊下山采食玉米等秸秆,减少了农户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秸秆处置费用,增加了经济收入,提高了耕地的有机肥含量。

  据统计,借牧牲畜过腹转化借牧地区秸秆资源2.4万吨,过腹还田有机肥1万吨,提高了资源化利用效率。

  这种“天然放牧+舍饲养殖+异地借牧”的模式,有效推动了生态保护与畜牧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全县划区轮牧推动草原综合治理累计完成1520万亩,草原植被总盖度达78.2%。

  异地借牧不仅给牛羊找了个好地方悠闲过冬,更为牧民们的生活带来了全新希望!

  下一步,肃南县将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入推进畜牧稳县建设,坚持以草原畜牧业绿色转型发展为主线,持续探索异地借牧模式下生态保护与牧户增收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肃南新篇章。

  (部分图片由肃南县农业农村局提供)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