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高台:“智慧蓄水池”润泽良田 节水增收促双赢

2025-11-21 16:24 来源:中国甘肃网

  昔日冬灌时节,村民们为抢水浇地而发愁;如今,一座库容74万立方米的调蓄水池,让农田喝上了“及时水”,也让农户绽开了笑颜。在高台县南华镇明水村,这座被村民亲切称为“致富泉”的智慧水利工程,正以其精准高效的供水能力,悄然改变着传统农业灌溉模式,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以前浇冬水全靠地下水,又费工又费钱;现在有了蓄水池,水量充足,再也不用排队抢水,省力又省钱!”站在蓄水池旁,村民陈富军看着汩汩清流涌入田间,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作为明水村水源置换的关键工程,这座调蓄水池以“引表减井”为核心设计理念,通过引入西干渠优质地表水,逐步替代长期依赖的地下水开采。清澈的河水先汇入蓄水池储备,经过三级过滤与机井二次净化后,再通过潜水泵精准输送至田间滴灌管网,实现从“大水漫灌”到“按需滴灌”的根本转变。

  “这座蓄水池可辐射周边5280亩耕地,年压减地下水开采量达157万立方米。”明水村党支部书记牛世祥介绍,“它不仅有效盘活了季节性水资源,更显著降低了农户的灌溉成本,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为确保这一民生工程发挥最大效益,三清渠水资源保护利用所全程提供技术支撑与服务保障。“我们配套了智能水表,实现了灌溉的自动启停和精准调控。”该所副所长夏吉钊表示,今年作为全面推广地表水冬灌的首年,他们提前摸排用水需求,强化工程运维,全力保障蓄水池稳定运行。自11月13日启动灌溉以来,已顺利完成500亩耕地的灌溉任务。

  村民道科算了一笔明白账:“如今每亩地灌溉时长缩短30%,成本下降30%,单亩就能节约水电费10元左右。”这些实实在在的收益,源自灌溉模式的根本变革——蓄水池让村庄逐步摆脱对地下水的过度依赖,机井从灌溉“主力军”转变为应急“后备军”。

  从“漫灌耗水”到“精准节水”,从“靠井等水”到“按需供水”,智慧蓄水池不仅改写了明水村的灌溉历史,更打造了地下水超采治理的“南华样板”。这一成功实践,为同类地区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展现出节水农业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广阔前景。

  通讯员 段海 黄小琴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