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兰州

四个关键词看兰州高质量发展新成效

2025-11-18 09:33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晚报

  原标题:兰州蓝 综合交通大会战 中国城市营商环境20强 新型工业化

  四个关键词看兰州高质量发展新成效

  中国甘肃网11月18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 “黄河很美,将来会更美”的殷殷嘱托犹在耳畔,兰州市作为甘肃省省会、西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十四五”以来经济发展取得了哪些成果?如何走出一条具有兰州特色的发展之路?11月17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给出了答案。

  “人防+技防” 守护“兰州蓝”

  经过持续不懈的努力,兰州市生态环境质量保持持续向好、稳步改善的良好态势。巩固提升这一来之不易的成果,是兰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

  “十四五”以来,兰州市聚焦重点,精准发力,深化工业污染治理,推动重点行业企业超低排放改造,从源头削减污染。推进能源清洁利用,加快燃煤锅炉淘汰与散煤清洁替代,着力消减燃煤污染负荷。强化面源管控,严格落实工地扬尘防治,强化餐饮油烟整治,减少低空污染。提升科学治理能力,完善“人防+技防”体系,为精准决策提供支撑。截至目前,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98、同比改善7.7%;优良天数比例稳中有升,达到85.9%;PM2.5等六项污染因子浓度均同比改善,重点指标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32.3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6%;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为57.0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9%。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兰州市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的成果。

  综合交通大会战打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

  打通断头路、拓展新通道、畅通微循环、精准治堵点……2023年,全市综合交通大会战全面打响,成为兰州市高质量发展之路上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全市交通运输领域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44.6亿元,预计到“十四五”末,可完成交通运输领域投资688亿元,投资规模居全省第一。围绕“外联内畅”谋划实施的169个大会战重点项目,已建成100个,45个正在建设,14个正在加快推进前期工作。“六位一体”公共交通体系加快构建,综合交通大会战开展以来,累计动态优化公交线路113条、站点202处,新增通勤通学定制公交33条、旅游直通线路36条。兰州公交出行效率、换乘时间、幸福指数3项指标在全国大城市中排名最高。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约39万人次,客运强度持续保持全国前列。紧紧围绕乡村振兴示范带加快推进“美丽廊道”建设,累计新建改造“四好农村路”901.2公里、实施村道安防工程621.7公里。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全面打通,城乡客货运输更加畅通,民生交通温度不断提升。

  2025年“中国城市营商环境20强”中的“兰州温度”

  今年,兰州市在全省优化营商环境评价中连续四年蝉联榜首,并且荣获了2025年“中国城市营商环境20强”,为全省营商环境优化树立了标杆样板。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有何“妙招”?兰州市发展改革委负责人回应:“兰州市通过政策生态重构、服务效能跃升、供需导向转型、赋能模式革新‘四大系统性转变’,全力推动全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

  兰州市坚持用户思维,建立“市县统筹、部门协同、县区攻坚、督查问效、主体参与”五位一体工作机制,迭代升级“1+18+N”政策体系,累计推出1312条改革创新举措和130条便民利企硬核政策,精准破解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卡点堵点。精准对接43.39万户经营主体发展需求,实现“政府端菜”到“企业点餐”服务升级。全力实施公平竞争等13项提升行动,深入推进“智慧+交易”工程,推行政府采购“三降两免一提”,节约企业成本2.07亿元。建立“信用分级分类”等新型监管机制,出台“两轻一免”清单2635项,办理行政柔性执法案件19.16万件,让执法更具“兰州温度”,让企业更具发展活力。

  新型工业化“压舱石”与“助推器”作用凸显

  “十四五”以来,兰州市坚持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融合加速推进,工业和信息化工作备受关注,“新型工业化”成为兰州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词。

  兰州市加快构建“6+X”先进制造业集群,实施强链补链延链工程,年工业总产值将突破3000亿元,石油化工产业将成为我市首个千亿级产业。坚定不移打好项目“双进双产”大会战,每年滚动实施工业和信息化重点项目400个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平均保持两位数增长。落实“五个一批”措施,开展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做精,累计培育国家级“小巨人”10户、省级专精特新367户、规上工业企业达611户,9户企业入选2025中国隐形独角兽企业500强,天华院获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应用为牵引、科研单位广泛参与的技术创新体系,建成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2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23家,登记备案新技术新工艺323项。

  记者 陈梦圆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