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构建全链条创新体系 科技产业深度融合锻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原标题:我市构建全链条创新体系 科技产业深度融合锻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中国甘肃网11月18日讯 据兰州日报报道(记者 华静 通讯员 张娟)兰州市作为甘肃省科技创新高地,近年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兰州新区和兰州高新区两大国家级平台为载体,通过政策引导、平台搭建、机制创新,推动科技产业深度融合。在“强科技、强工业”战略指引下,全市聚焦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全链条创新体系,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动能。
创新平台是科技与产业融合的基础支撑。兰州市推进医用同位素药物研发平台等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优化国家级科研力量,重组动物疫病防控等12家全国重点实验室。
为促进产学研协同攻关,兰州市支持龙头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创新联合体,建成甘肃省化工新材料、中医药产业等6个创新联合体,有效提升产业技术攻关能力。
面对核心技术瓶颈,兰州市全面引导在兰科研“新四军”力量,开展原创性、前沿性科研攻关,实施多个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并推动构建“3+2”现代产业体系和“6+X”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此外,兰州市还注重通过科技赋能特色产业,设立兰州牛肉拉面产业高质量发展科技计划专项,并对兰州百合优质种源开发关键技术实行“揭榜挂帅”,激发社会创新活力。
兰州市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做好“引育服用”四篇文章。推动科技创新项目、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并设立青年科技人才创新专项,鼓励青年人才担重任。
在此基础上,建设39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9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开发1614个科研助理岗位,为青年人才搭建成长阶梯。同时,举办各类创新创业大赛,营造爱才用才良好氛围。
为破解成果转化难题,兰州市出台专项工作指引,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借助省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召开科技成果沙龙,发布成果及需求。已连续两年承办国家级火炬科技成果直通车活动,累计发布科技成果594项,签订技术交易项目16项。
高效转化机制带来成效,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已达134.89亿元,科技对经济贡献度稳步提升。
良好的创新生态是深度融合的保障。兰州市制定实施一系列强科技、促创新政策举措,并与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深化地校院合作。
目前,累计建成210家市级科普基地,建设全媒体科学传播矩阵,提升全民科学素养,为创新发展营造浓厚社会氛围。
未来,兰州市将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锚定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目标,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构筑科创平台矩阵,深入实施兰白两区新一轮规划,推动“黄河百里科创大走廊”建设,辐射带动全域创新;注重技术攻坚,突破短板,运用新技术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布局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加快专业化特色产业园区发展,并发挥科技大市场中介作用,促进成果精准对接;培育创新企业雁阵,促进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推动企业牵头或参与市级重大科技项目比例提升,确保各项普惠性政策应享尽享,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 2025-11-18倾情服务润民心 冬日暖流进万家 永登县全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 2025-11-18甘肃省构建慢阻肺全流程防治体系
- 2025-11-18专家建议:高风险人群应积极参与筛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 2025-11-18兰州市完成林草种质资源普查工作 45种珍稀物种入列“绿色档案”
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
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