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社会综合

永登县残疾人康复中心:脑瘫少年以自律为翼,活成生活里的“超级小能手”

2025-11-14 09:44 来源:永登县残联

  脑瘫男孩迈出人生第一步

  在很多人固有的认知里,脑瘫儿童似乎注定与“终身依赖照顾”“生活难以自理”的标签绑定。但小包的故事,却用实打实的行动颠覆了这份偏见:如今的他,能独立洗脸刷牙、下楼买菜、清洗碗筷,主动取快递、打扫房间,还能在闲暇时自律阅读——这些看似平凡的日常,对小包而言,都是在永登县残疾人康复中心三年时光里,用汗水浇灌出的“胜利勋章”。从此,开启了康复之路的艰辛与不易。

  系统康复,为他重启康复之旅

  小包刚踏入永登县残疾人康复中心时,身体的“不听话”让他格外自卑。手部精细功能和核心稳定性不足,想拧开水瓶盖,手腕的力量与协调度始终差一截;吃饭时,筷子在手里摇摇晃晃,夹起的饭菜总在半路掉落。更让人揪心的是他的步行问题,由于核心稳定性差、平衡协调性差,他走路时身体歪斜,脚步踉跄,稍不留意就会摔倒,每次摔得膝盖发红,他都咬着牙爬起来,却难掩眼里的失落。这些种种困难都是小包需要用耐心和毅力慢慢跨越的坎。

  “先打基础,再练技能,一步都不能急。”康复治疗师根据小包的情况,量身定制了训练计划。精细功能的提升,从最基础的对指训练开始:康复治疗师握着他的手,被动引导拇指与食指、中指精准对合,一遍又一遍强化肌肉记忆;为了练握力和手腕控制,他从拧空矿泉水瓶起步,每天重复上百次,手腕酸痛到抬不起来,就短暂休息几分钟再接着练。从“无法连续拍球”到“可连续拍球”“拧不动”到“能拧开”,再到“拧得稳”,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他足足打磨了半年之久。

  步行训练的难度更甚,每一步都走得格外艰难。最初,小包只能在平行杠内练习站立,先通过静态跪位保持、四点跪位减重支撑训练强化核心力量,再逐步练习重心转移——从双脚站稳到单脚短暂支撑,每一次身体的摇晃都伴随着摔倒的风险,康复治疗师始终在一旁紧紧护着他,耐心引导他收紧核心、调整脚步姿势。为了纠正歪斜的步态,他踩着地面的标记线慢慢行走,借助弹力带进行下肢抗阻训练,强化腿部肌力。摔倒成了家常便饭,有一次连续摔了三次,膝盖磕出了大片淤青,小包忍不住红了眼眶,却在康复治疗师递上纸巾后,倔强地擦掉眼泪说:“我还能练”。在鸿梦康复中心的三年,他从平行杠内行走,到能扶着扶手缓慢移动,为后续的独立行走打下了坚实基础。

  艰辛的生活之旅、进步与希望的未来

  三年后,小包转入永登县残疾人康复中心,开启了为期一年的进阶康复之路。此时的他,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肢体控制能力,康复治疗师根据他的进展,制定了更贴合生活技能的强化计划。为了让他能独立完成洗菜、洗碗等家务,康复治疗师专门设计了场景化训练:洗菜时,教他双手捧着菜叶轻轻冲洗,兼顾手部协调与核心稳定,避免水流溅出;刚开始洗过的菜总带着泥沙,甚至会揉烂菜叶,经过反复练习,他不仅能把菜洗得干净,还能主动帮康复治疗师分拣蔬菜;清洗碗筷时,从握着海绵颤抖着擦拭,到熟练完成一整套餐具清洁,这一年里,他的生活技能在针对性训练中飞速提升。

  同时,步行训练也进入了“独立稳定”的关键阶段。康复治疗师减少了辅助支撑,引导他在平坦路面独立行走,通过绕桩训练提升转弯时的平衡控制,还模拟日常出行场景让他练习上下台阶、躲避障碍物。这一年里,小包彻底摆脱了对扶手的依赖,能稳稳当当地独立行走,再也不用怕摔倒,甚至能独自下楼、取快递,完成简单的外出任务。

  如今,清晨的阳光刚洒进房间,小包就会开启自律的一天:熟练洗漱、整理个人物品,把自己打理得井井有条。当康复中心需要采购食材时,他主动请缨当“采购小担当”,凭着清晰的记忆和耐心的沟通,每次都能精准买回所需蔬菜;饭后,他会主动收拾餐桌、清洗碗筷,把厨房台面擦拭得一尘不染;收到快递短信,他能独自下楼取件,稳妥地带回房间;闲暇时光里,他总会捧着心爱的书籍安静阅读,专注的眼神里藏着对世界的好奇与对成长的渴望。

  谁能想到,这个把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的少年,曾因脑瘫导致手部精细功能差、肢体平衡协调能力严重受限。小时候仅仅是抬手够到洗漱台这样简单的动作,他都要反复练习上百次、上千次。无数个日日夜夜,他以超乎常人的毅力与坚持,一点点突破身体的局限,从需要他人全程照料,到逐渐实现自主生活,再到主动为身边人提供帮助,用实际行动打破了“脑瘫孩子只能依赖他人”的偏见。

  从默默努力到主动助人,从困境中挣扎到活成生活的“小能手”,小包的成长之路,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绽放出最动人的光芒。那些看似平凡的日常——洗脸刷牙、买菜洗菜、取件打扫、读书学习,每一件事都凝聚着他的汗水与勇气,每一步都彰显着他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

  小包的故事,不仅是一个少年逆袭的励志传奇,更给无数特殊儿童家庭带去了希望与力量。它告诉我们,康复之路或许漫长且充满坎坷,但只要心中有光,只要坚持不放弃,每一步努力都不会被辜负。同时,也期待社会各界能给予特殊儿童群体更多的关注、理解、包容与鼓励,用爱与支持为他们搭建成长的桥梁,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模样。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