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绣花功夫织就幸福图景 让嘉峪关这座城市更加幸福更加温暖
原标题:以绣花功夫织就幸福图景 让嘉峪关这座城市更加幸福更加温暖
中国甘肃网11月14日讯 据嘉峪关日报报道(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亮)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力办好群众最在乎、最牵挂、最期盼的事,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就业筑牢群众幸福根基。我市坚持把稳就业作为保民生、促发展、稳预期的重要基础,“精准滴灌”开展政策帮扶,“按需点单”实施技能培训,千方百计做好就业服务。“十四五”以来,已累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9.95万人次,发放技能补贴1689.2万元,新增城镇就业人数2.81万人,有效带动群众收入稳步提升。2024年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55821元、30742元,绝对值稳居全省第一。
教育绘就群众幸福未来。我市始终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未来的希望工程,在发展规划上优先安排教育、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教育、在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教育。“十四五”期间,累计投入5.66亿元实施教育项目48个,新建、改扩建校舍11万平方米,新增学位7485个;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超过99%,高考本科录取率连续11年保持全省第一;被教育部确定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市,是全国唯一一个整市通过国家督导认定的地级市。
医疗守护群众幸福底线。在提升医疗水平、保障人民健康方面,我市下足了功夫。“十四五”以来,累计投资8.5亿元、实施项目51个,全市医疗设施条件明显改善。每万人三甲医院数位居全国前列,基层医疗机构创评达标率100%,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获评全省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人均预期寿命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养老托起群众幸福底色。为守护好最美“夕阳红”,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试点,实现了城乡养老服务全覆盖。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平均每月最高可享受政府养老补贴1833.5元,涵盖助餐供餐、生活照料、家庭保洁、健康管理等60项“身边、床边、周边”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此外,还开创了“孝善基金+居家养老服务”模式,通过政府补贴累计撬动个人孝善基金1216万余元,共同托起了老年人“稳稳的幸福”。
服务提升群众幸福温度。我市持续打造新时代社会治理典范城市,不断擦亮“嘉和善治”治理品牌,获评“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坚持“小事”不“小视”、“小事”暖心办,累计办理便民服务热线事项8.7万件、满意率93.7%,连续三年位居全省第一;连续三年获得人民网群众工作“民心汇聚奖”,连续两年被新华社评为“最具幸福感城市”。
民生工作永远在路上,没有“终点站”,唯有“接力跑”。嘉峪关将始终以枝叶关情的初心和锲而不舍的韧劲,将“民生事”作为“上心事”,以“绣花功夫”织就幸福图景,让这座城市更加幸福、更加温暖。
- 2025-11-14从“赋能”到“重塑” “十四五”期间嘉峪关市金融活水润泽经济高质量发展
- 2025-11-13嘉峪关酒泉机场冬航季航线优化升级 助力文旅发展与出行便捷
- 2025-11-13嘉峪关市冬春文旅盛宴启幕 关城景区优惠加码服务升级
- 2025-11-13守正创新担使命 凝心聚力促发展——嘉峪关市科协近五年工作综述
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
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