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担使命 凝心聚力促发展——嘉峪关市科协近五年工作综述
原标题:守正创新担使命 凝心聚力促发展——嘉峪关市科协近五年工作综述
盛国辉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科协有力指导下,全市科协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紧密对标全市高质量发展目标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团结凝聚广大科技工作者踔厉奋发、守正创新,奋力谱写新时代科协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聚焦主责主业,服务大局效能持续凸显
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扎实深入。健全完善联系科技工作者制度,深入基层一线倾听心声、反映合理诉求。积极举荐优秀科技人才,酒钢集团潘吉祥荣获甘肃省科技功臣奖,大友公司赵磊华获评第十一届甘肃青年科技奖及甘肃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农技专家任建忠等4人入选甘肃省农技协“百强乡土人才”,科技工作者荣誉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助推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指导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先后引进唐西生、彭先觉院士团队,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组织科技型企业参加全省企业科技创新大赛,酒钢科协、大友科协分获金、银奖及成果奖。全市科技工作者积极承担国家级、省级重点项目,多项成果荣获国家和省部级奖项,对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稳步提升。
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稳步推进。市科协认真履行全民科学素质纲要职责,编制印发市级实施方案并细化任务部署。年均联合相关部门举办主题科普活动10余场次,开展各类科普培训、讲座及活动超100场次,覆盖干部群众万余人次。昌盛社区获评“全国科学素质工作先进集体”,我市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稳居全省前三。
服务科学决策能力有效提升。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组织科技工作者开展决策咨询和建言献策。近年来科技界政协委员提案获市政协立案20余件,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嘉峪关市加快科技创新发展若干措施》等政策制定提供了有力智力支持,推动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建设。
打造特色品牌,科协影响力持续扩大
主题科普活动深入人心。依托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节点,精心打造科普“五进”、“流动科技馆”巡展等品牌活动。市科协3次获评“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4次获得“中国流动科技馆”省级优秀组织单位,全社会科普氛围日益浓厚。
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丰硕。以组织参加全国、全省青少年科技赛事为牵引,广泛开展科技教育活动。五年累计获省级及以上奖项148项,市科协、市教育局6次获评省级优秀组织单位。组织近40名优秀高中生参加知名高校科学营,酒钢三中3名学生首次入选甘肃省“飞天英才”计划,科技教育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科普宣传交流成绩斐然。实施科普信息化项目,定期发布权威科普资讯及辟谣信息。利用“科普甘肃”等平台常态化普及科学知识。明珠气象塔、西部重工VR智能科技体验馆等科普教育基地常态化开展“免费开放日”活动,年均接待1500余人次。加强科普人文交流,成功承办第16届海峡两岸科普论坛台湾专家团参访及第23届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赛后访学活动。
深化改革创新,服务发展动能持续激发
学(协)会活力持续释放。支持青少年科学教育协会举办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纸飞机通讯赛,外语学会开展“用英语讲好长城故事”系列活动;资助医学会举办专业化、小型化学术活动;指导农技协探索建立“高校+科研院所+农资企业+农技协+农户”合作模式,培育特色产业科技小院。
科普基础能力显著增强。积极争取展教资源,建成校园科技馆2个;指导社区打造示范科普室7个、科普文化长廊3个,补充科普图书6000余册;成立青少年科技工作室、机器人工作室11个;建成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1个、省级科普教育基地11个;初步构建起以校园科技场馆为主体、社区科普室为补充、科普教育基地为支撑的阵地场馆体系。
服务乡村振兴和社会治理成效明显。成功申报全省“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22个,争取奖补资金近300万元。指导社区和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添置科普设施设备,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开展科普讲座和实用技术培训,有效助力乡村产业发展与基层治理。
千帆竞发东风劲,百舸争流奋楫先。新征程上,市科协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强科技”行动部署,坚持“四服务”职责定位,大力开展“凝心铸魂、众擎聚力、接长手臂、协同创新、汇智赋能、科普惠民、固本培基”七项行动,团结引领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助力“强科技”行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嘉峪关新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 2025-11-12嘉峪关市广汇小区47、49号楼电梯更新改造项目完工
- 2025-11-12嘉峪关市加快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
- 2025-11-11五载春风拂沃野 “农”墨重彩启华章——“十四五”期间嘉峪关市农业农村工作高质量发展综述
- 2025-11-10嘉峪关市2025年“119”消防宣传月活动启动
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
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