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本网原创

进博会照见2035生活 打“城市飞的”去国家会展中心不是梦

2025-11-08 11:35 来源: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宋芳科

  2035年,当你为参加进博会奔赴上海,走出浦东国际机场的瞬间,“低空出行起降点”的醒目标识便撞入眼帘。掏出手机扫码下单,不过片刻,一架精巧的“空中出租车”轻盈落定,仅10分钟,就平稳将你送至国家会展中心。曾经只在科幻作品里出现的场景,借助进博会的前沿科技展示,正大步走进现实,开启未来生活新篇。

  进博会现场,“国家会展中心起降点”体验区人潮涌动,大家都想亲身感受“扫码打飞的”的便捷。从这里出发,市内航线最低50元起,跨城航线100 - 300元不等,10分钟便能穿梭至上海城区,半小时可达无锡,不到一小时就能直达杭州 。新一代M1载人飞行器,采用复合翼构型搭配纯电能源驱动,翼展达15米,机身长10米,起飞重量2.5吨,一次可搭载5人。它单次充电续航250公里,巡航速度能达到200公里/小时,还能实现智能化全自主飞行。座舱空间宽敞,设有前、中、后三个储物空间,加上尾部大容积行李舱,最少可容纳5个20英寸行李箱;7厘米厚的“星环”系列超薄人机座椅,自带动态减震与记忆调节功能,前两排座椅还支持电动滑移22cm,大高个乘客也能舒展自如。飞行器还搭载智能感知系统,能全程实时感知周围环境,自主规避障碍,让飞行安全无忧。

  还有一款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20同样备受瞩目。它设计航程200公里,巡航时速260公里,最高时速320公里,可搭载1名飞行员与4名乘客。从上海飞宁波只需半小时,飞南通仅20分钟,而飞100公里的价格与打车相当,完美实现“速度快、成本低”。

  随着低空出行技术不断成熟,预计到2035年将实现大规模应用。届时,“打飞的”上班或许会成为日常。这不仅能极大缓解城市地面交通拥堵,缩短城市间时空距离,推动区域协同发展,还能拓宽人们的活动半径,让“工作在城市中心、居住在周边卫星城”的生活模式更加普遍。同时,低空出行还将带动旅游、物流等相关产业发展,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为城市发展注入全新活力。

  当“飞的”勾勒出未来通勤的崭新图景,张江机器人谷的创新成果,则让人们感受到生活场景中的科技温情。踏入张江机器人谷,浓厚的创新氛围扑面而来。自2020年11月开园以来,这里已吸引超过80家机器人产业相关企业和机构入驻,成功构建起从研发、智造到商业应用的完整生态链。2025年作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意义非凡,目前园区内人形机器人相关产业链企业已超30家,预计今年人形机器人出货量突破万台,为机器人融入日常生活筑牢根基。

  在工业领域,协作机器人凭借高精度力觉感知与视觉识别技术,与工人配合默契,能够完成复杂零件组装,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电子生产等行业。它们不仅大幅提升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更推动制造业朝着智能化、自动化方向转型升级,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家庭服务场景中,陪伴机器人带来满满温情。下班回家,它会主动递上拖鞋、播放你喜爱的音乐;闲暇时刻,能通过语音交互陪你聊天解闷;还能实时监测老人、儿童的健康状况,及时提醒用药或反馈异常情况。这种充满人情味的科技,既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与幸福感,也为独居老人、双职工家庭等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与支持。

  医疗场景里,手术辅助机器人堪称医生的“得力助手”。凭借超高精准度,它能辅助医生完成高难度手术,将手术误差控制在极小范围,显著提升手术成功率,减少患者痛苦。这一技术不仅为医疗事业发展带来革命性突破,助力拯救更多生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也有助于缓解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让更多人能够享受到先进医疗技术带来的福利。

  从进博会上的“飞的”到张江机器人谷的机器人,这些创新成果让人们真切意识到,2035年未来生活已近在咫尺。科技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更承载着巨大的社会效益。随着这些技术不断完善与普及,一个更加便捷、智能、温暖的未来正向我们大步走来,每一个普通人都将成为这份美好未来的见证者与受益者。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