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为王强引擎——定西市“十四五”收官答卷
新定西·定西日报记者 魏璐
机器轰鸣,焊光飞溅,传送带流转如织。在定西一个个重点项目的现场,从智能制造的精密车间到绿色材料的现代化厂房,发展的热浪扑面而来,奋斗的足音铿锵回响。
“十四五”期间,定西市始终秉持“项目为王”理念,以精准谋划为先导、机制创新为动力、优质服务为保障,推动重大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项目谋划的“精度”,决定发展的“速度”,更彰显民生的“温度”。
“在家门口上班,既能挣钱又能顾娃,这就是咱‘乡村就业工厂’的温度。”通渭县服装产业园内,西布猫纺织品公司的女工蔡小霞一边踩着缝纫机,一边笑着说道。她手中逐渐成型的布料,不仅是一件产品,更是一份希望。
在这里,电脑绣花机针头如蝶舞动,全自动梳棉机将棉纤维梳理成匀净棉网。西布猫从2022年成立到2025年跻身规模以上企业,仅用不到三年时间。
“2024年我们产出21万余套床上用品,产值超2000万元,发放工资320多万元!”总经理张春万语气振奋。
企业的快速成长,离不开定西“干好今年、备足明年、想到后年”的前瞻谋划。全市构建“一总五分”项目清单体系——以重大带动性项目为牵引,统筹五类项目协同推进,形成“储备一批、引进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的梯次格局。五年来,全市谋划实施5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2594项,为高质量发展筑起坚实底座。
蓄热式熔铝炉吞吐着原料,全自动铸造机将滚烫铝液浇铸成光亮的合金棒,车间里弥漫着工业发展的热浪。在陇西县甘肃东兴嘉信新材料有限公司,从原料处理到成型产出的全流程高效运转,处处彰显着“时间不等人,项目不等人”的追赶势头。
“背靠酒钢集团东兴铝业的原材料优势,我们建了年产11万吨的绿色高端铝合金生产线,还有3.5万吨再生铝产能。”总经理任勇丰的介绍掷地有声,“2024年我们产了4.76万吨铝合金圆铸锭,营收8.54亿元,等达标达产,年产值能冲30亿元!”
这份底气的背后,是定西创新的“1234”项目推进机制——确保1月底前完成项目初步设计、2月底前办结前期手续、3月底前续建项目全面复工、4月底前新建项目顺利开工,以明确时限倒逼工作落实。同时通过开展“冬日无闲·大抓项目”“奋战黄金季·全力攻项目”等专项行动,掀起项目建设热潮。五年来,全市累计实施亿元以上重大项目872项,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超75%。
“从建厂到投产,没让我们操过太多心。定西就是我们最坚实的‘靠山’!”在天宇电气生产车间,负责人郭大雷指着一台预装式箱式变电站感慨道。数控激光切割机溅起细碎火花,工人们在配电柜生产线上有序作业,清脆的拧紧声与机器运转声交织成奋斗乐章。
这份信任源于定西打造“全省领先、西部一流”营商环境的决心。通过接续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提质增效年、全面提升年行动,持续优化项目审批流程,投资项目开工前报建审批事项由42项压减至34项,申请材料由213项压减至194项,项目审批效率显著提升,“定好办·定办好”营商品牌越擦越亮,营商环境便利度监测处在全省第一方阵。
如今,天宇电气计划扩大规模、研发节能技术,并依托定西区位优势拓展中亚市场,让“定西制造”走向世界。
发展的画卷,总在接力奋进中铺展。当“十四五”的硕果盈枝,定西用项目的“加速度”跑出了发展的“新高度”,更将实打实的获得感写进了百姓的生活。
前路昭昭,未来可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定西已擘画投资额1.05万亿元的“十五五”重大带动性项目蓝图,正以项目为笔、奋斗为墨,在陇中大地续写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 2025-11-04定西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五次主任会议召开
- 2025-11-04陇中绿变
- 2025-10-23通渭:千余干部植树忙 秋季添绿两万株
- 2025-10-23大道兴陇中 万里畅通途——定西市“十四五”交通运输工作高质量发展综述
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
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