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酒泉

酒泉阿克塞:解锁“研学+乡村”新玩法

2025-11-03 10:04 来源:酒泉日报

  近年来,阿克塞县锚定“文旅赋能融合县”高点定位,精准抢抓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机遇,以研学产业为全新突破口,推动文旅发展从单点发力迈向深度融合的高质量新阶段,走出一条独具地域特色的文旅发展新路径。

  织密乡村文旅融合经纬网

  深度挖掘游牧文化、边塞文化、草原文化等核心特色资源,推动户外研学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同频共振。追根溯源激活历史记忆,循着影视文化、边塞文化、遗址文化、草原文化脉络,通过微改造、精提升复原民族文化街,复刻炕锅羊肉、传统奶制品等特色饮食;精心打造阿克塔木特色村寨、阿克塞记忆博物馆、柳城子影视遗存馆、多坝沟农耕体验馆、大坝图乡村记忆馆,让沉淀的乡愁情结在沉浸式体验中被唤醒。赋能非遗资源焕发新生机,系统发掘民族刺绣、歌舞演艺、非遗美食、驼毛画、沙石画、毡房搭建等非遗技艺,强势嫁接“阿克塞手造”品牌,丰富非遗产品矩阵,让传统技艺在文旅场景中重现光彩、活态传承。

  构建土特产文旅转化新链条

  以土特产为核心纽带,推动资源优势向旅游竞争力高效转化。红柳湾镇聚焦“一乡一牌,一村一品”发展理念,培育哈萨克人家民宿、刺绣非遗家坊、沙石画研学工坊、游牧部落美食、乡村旅游示范村,让地方特色成为吸引游客的核心标识。博罗转井影视基地创新运用产品运营思维,打造传统手工艺体验、优质农畜产品展销、纺织服装加工等多元消费蜂巢集市,推出“赏歌舞、游塞上、玩越野、享非遗、体验哈萨克人家”特色活动,实现“天天有场景、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的常态化运营,成功推动游客从“一日游”向“二日游”“三日游”深度延伸。至目前,累计举办研学旅行80期2万余人次,接待游客超139.34万人次,同比增长52.55%,实现旅游花费11.9亿元,同比增长66.38%,文旅消费能级稳步提升。

  激活乡村研学市场新动能

  立足3乡1镇资源禀赋差异,以“串珠成链”思路打造乡村文旅精品样板。阿依纳乡按照“双核多点、链接成串”规划布局,3个村集体投资50万元打造阿克塔木村毡房部落,建成特色毡房吃住行游购娱配套功能设施,开发赛马、乘驼体验等民族风情服务;划定研学产业跨村联建片区,依托苏干湖畔独特生态资源建设研学实践基地,成功打造有颜值、有内涵、有保障、有效益的“四有”研学基地2个,累计承接研学活动50余场、服务近8000人次,带动研学片区村集体增收30万元。同时,在原阿克塔木特色村寨、阿依纳苏干湖自然研学基地基础上升级改造,构建集科研观光区、乡村体验区、非遗传承区、野墅露营区、户外研学区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目前游客中心、露营基地、研学营地、观鸟平台等核心设施已建成投用,“十一”试营业期间吸引游客5万余人次。此外,红柳湾镇推动节庆活动与旅游发展深度融合,以“赛事+”“研学+”“非遗+”等模式助力全域旅游创建,塑造“理想信念”“逐日追光”“塞上夏韵”“走进毡房”等优质文旅IP,持续探索“研学+旅游”融合发展新路径。

  升级乡村旅游体验新维度

  主动适配文旅消费新趋势,以优质服务为抓手推动旅游体验迭代升级。积极融入“多彩·塞上”文旅联盟,创新推出多景区通用门票、自由行通用套餐、跨界融合套餐,突出“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移动端传播”核心导向,推动游客从“走马观花看景”向“深度沉浸入景”转变。聚焦沉浸式消费新风口,打造“阿尔金盛宴”特色体验项目,整合哈萨克人家探访、民族服饰穿戴、民族风情宴品鉴、文创产品购买、民族歌舞观赏等多元内容,让游客在品尝特色美食、体验非遗生活中深度感受乡土文化。借力抖音、微信、小红书、美团等新媒体平台,强化高品质文旅信息传播,推动优秀文化资源、创意设计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实现文化旅游业提质增效,让文旅成为传播文化价值、彰显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持续提升阿克塞县文旅吸引力与影响力。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