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文化

【何以中国·壁画里的中国】在壁画中 相遇千年时光

2025-10-31 09:31 来源:央视网

“何以中国·壁画里的中国”当AI遇见小飞天 网络主题宣传活动

  央视网消息(记者 王小英)10月28日,“何以中国|壁画里的中国·当AI遇见小飞天”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甘肃张掖启动,推开壁画这扇“时空之窗”,聆听、凝视、感知那被凝固的时光,如何照亮当下。

原创歌舞《甘州乐舞》

  一场音乐盛事:从壁画到舞台的千年回响

敦煌复原乐器演奏的《极乐》

  在壁画中,音乐是流动的。飞天反弹琵琶,伎乐天吹奏筚篥、阮咸,整个极乐世界仿佛都萦绕在仙乐之中。这并非古人的凭空想象,而是一场跨越时空的音乐对话。

  在“何以中国|壁画里的中国·当AI遇见小飞天”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现场,仿制的琵琶、箜篌、筚篥被当代人再次奏响。当一场由敦煌复原乐器演奏的《极乐》在剧场上演时,人们听到的,是盛唐的繁华、西域的豪迈、中原的雍容,是八千年前贾湖骨笛所开启的中华乐脉又一次震撼回响。这一刻,壁画“活”了,历史有了声音。

  中国舞蹈史学家们通过活化壁画舞姿,让敦煌乐舞艺术得以在当代民族舞蹈事业中放射光芒,催生出“敦煌舞”这一独特舞种。这一创作思路的经典实践,便是著名的大型民族舞剧《丝路花雨》。

  一部服饰图鉴:鸣沙山中的时尚风暴

  飞天的裙裾,菩萨的璎珞,供养人的华服……河西走廊石窟中的壁画,堪称一部中国古代的《服饰图鉴》。尤其是“飞天”的服饰,其飘逸的丝带、绚丽的色彩、大胆的露肤,无不体现着那个时代的审美自信与开放。

以壁画为灵感设计来源的文创胶带(甘肃省博物馆文创供图)

  来敦煌鸣沙山,拍摄一组“飞天”旅拍,再带一些以壁画为设计灵感来源的书签、冰箱贴、胶带、丝巾等文创产品作为纪念,成为很多游客的选择。

  设计师们更是从飞天服饰艺术中汲取灵感,将藻井图案、飞天飘带融入现代时装,让人看到一种文化的“活性传承”。这不仅是元素的简单挪用,更是古典精神与当代设计的共鸣。

  著名艺术家常沙娜更是将敦煌艺术带向世界。“你可以永远相信中式审美”,而常沙娜的设计,更让这句话深入人心。今年9月,以常沙娜名字命名的敦煌常沙娜艺术中心正式启幕。千年前的时尚,正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影响着今日的生活。

  一场伟大交流:当世界在敦煌相遇

  敦煌,是丝绸之路上的十字路口。

  在这里,东与西不再遥远。人们可以看到东方的道教神祇与西方的佛教菩萨共处一室,希腊的忍冬纹与中国的云气纹缠绕共生,形成了独具敦煌特色的忍冬纹。壁画,忠实地记录了这场波澜壮阔的东西方文化交流盛况。

  这种交流,塑造了包容并蓄的敦煌精神。

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馆员薄龙伟分享数字敦煌的构建

  启动仪式现场,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馆员薄龙伟介绍,2016年“数字敦煌”资源库全球上线,8年来陆续开放素材库、知识图谱、数字藏经洞、敦煌学文献库等电子平台,实现壁画智能标注、分割、单字检索与问答。海内外观众只需动动手指,即可在线浏览30个精品洞窟高清影像。

  线下,研究院已在国内外合作举办50余场数字展览,并打造沉浸式体验“飞天专线”,观众可与九色鹿“同框”游窟,也可在第285窟“穿越”藏经洞,聆听百年前的丝路故事。

  通过打造“一站式”的敦煌文化共享平台,实现文化资源的安全高效流动,让千年文化永续传承、生生不息。

数字文化遗产开放共享平台“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

  2022年,数字文化遗产开放共享平台“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正式上线,来自莫高窟等石窟遗址和敦煌藏经洞的6500余份高清数字资源档案面向全球开放。

  此外,“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中还收录了来自敦煌莫高窟、瓜州榆林窟、天水麦积山石窟等6处遗产地的448幅壁画、9409份素材和697号藏经洞全部经卷,每幅照片都附有学术介绍。相关素材还进行了归类,如点开“动物”选项,老虎、斗鸡、飞鹤、白象、凤凰等各类壁画形象跃然眼前。

  据悉,下一步研究院将上线“数字敦煌2.0”国际版,新增英、法、日多语言界面,并启动“全球数字丝路”计划,把敦煌经验复制推广到更多国家,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一种不朽精神:从匠心到守护的接力

  每每看到精美的壁画,很多人都会想到那些未曾留下姓名的工匠。他们一代代、一笔笔,在昏暗的油灯下,将信仰与生命融入冰冷的石壁,为后人留下了无价瑰宝。

在祁连山深处守护金塔寺石窟二十载的守窟人刘国虎

  如今,有了一群新的“守护者”。他们是埋首研究的学者,是精心修复的文物医生,是数字化存档的技术专家,是守护深山中国宝的守窟人……

  从过去的工匠,到当下的守护者,变化的只是时代和身份,不变的是那份对文明的敬畏与传承的责任,是一种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的极致工匠精神。这种精神,如同火炬,从千年前传递到今天,也必将照亮未来。

  透过壁画,穿越千年,人们得以与那个时代的对话,最终则是为了更好地与这个时代对话。壁画中流淌的音乐,灵动的舞姿,飞扬的服饰,东西方文化交流,形成了美美与共的敦煌艺术。

  这一刻,当人们站在壁画前,不仅是历史的看客,更是这场对话的参与者,是这束光的续写者。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