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本网原创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油十二厂全力以“复”保安全生产

2025-10-29 15:24 来源: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程健 通讯员 雷丽萍 王陆阳

  天刚放晴,油区已响起轰鸣的机械声。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油十二厂迅速从防汛应急状态切换至生产恢复攻坚模式,各生产单位干部员工抢抓难得的晴好天气,对油区水毁场站、道路等进行全面抢修恢复,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复产攻坚战在泥泞中拉开序幕。

  科学部署 精准施策破难题

  陇东合水油区黄土疏松,遇水易垮塌,雨水浸透的黄土“黏连性”强,道路泥泞湿滑。十月以来的连续降雨天气,致使油区道路出现塌方滑坡,设备设施基础塌陷、拉油点储油罐承压运行、生产生活物资运输受阻。

  该厂生产运行部充分发挥“龙头”作用,深入各区域勘察道路损毁、井场积水、设备受损情况,精准梳理油区水毁受灾情况。通过科学分类,将排查出的水毁项目按ABC三级划分,明确任务优先级和推进时间节点。同时,成立抢险救灾协调、生产自救帮扶、后勤保障供应等五个生产帮扶小组,采用人工与机械协同作战的方式,统筹推进全厂雨后生产恢复工作。

  “目前全厂共排查出A类隐患55项,B类隐患180项,C类隐患311项。”生产运行部负责人介绍,“我们共出动队伍244支,通过分类施策、精准发力,已完成水毁治理369项,有力保障了全厂生产秩序恢复。”

  多方联动 协同作战显担当

  在固城作业区,党员突击队和青年突击队冲锋在前。作业区班子成员和中心站干部带头保障道路畅通、保油井动力上修。经过连续十个小时的艰苦奋战,5个中心站被冲毁的道路恢复畅通。

  太白作业区将汛后复产列为首要任务,组建专项攻坚队伍,分区域开展井场排水清淤、夯填塌陷护坡、加固设备基础、填埋裸露管线等恢复工作的同时,全面展开道路抢修恢复工作,保障人车通行安全。    

  板桥作业区8支防汛突击队全面出击。庄十二转中心站站长盖抚民带领突击队员清淤泥、整路面、铺草垫、洒干土,连续奋战数小时,硬是将合探6井从沟底到井场的道路修通,解除了井场储罐液位告急的危机。

  “庄平*投产动力已保出”“固平*修井车、锅炉车已到井场”“宁*三辆重车已保出”……一个个捷报接连传来,展现了各作业区协同作战的强大合力。

  技术支撑 精准发力促上产

  天气转晴后,地质、工艺技术人员立即奔赴生产一线,集中开展重点井位跟踪、新井投产方案核定工作。他们与作业区技术人员一道,根据最新生产动态数据,现场复核油井生产参数,优化调整注水方案。通过线上技术会商、现场联合办公,老井挖潜措施和注采结构优化调整方案陆续“出炉”,为雨后上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全力开展“躺井”抢扶,恢复油井生产能力。为把持续降雨停躺井对原油产量的影响降到最低,该厂按照产量高低划分优先级,协调各方力量快速对重点井场、重点道路开展排水修路工作,确保重点井施工作业有序推进。

  “按照厂生产运行部署,我们已协调运行维护队伍33支,及时上修动力,截至目前已恢复躺井105口,其中2吨以上大头井44口,占恢复躺井产量的78%。”井下作业部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井下作业安全督查、自然灾害排查和井控措施执行情况检查,确保作业安全。”

  精细管理 筑牢防线保安全

  各作业区在推进复产工作的同时,始终将安全生产放在首位。各中心站定期组织开展泄漏专项应急演练,通过模拟突发事故现场,提升全员应急处置能力。

  店子作业区第一时间对防水梁、防水坝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回填夯实明坑暗洞、垮塌地段。固平*钻前路被大量的泥石流挡住,导致扫线罐车无法通行,庄三联迅速组织三个车组人员抢修道路,奋战4个小时,终于清理出了一条绿色通道。为保持生产平稳,在自救期间,该区党员干部带头落实“六小”措施362井次。

  此外,该厂加强数字化系统应用,借助智能油井、注水工况系统开展单井巡检,利用远程监控和数据传输,提高问题发现和处置效率。发挥厂区两级视频监控中心“千里眼”“顺风耳”作用,通过大监控视频巡查,确保雨季问题发现整改及时,有力保障了生产安全。

  从抢修道路到井场复产,从技术支撑到安全生产,这场排隐患、护油井、保生产的战役,不仅抢回了生产进度,更展现了石油人“争分夺秒、劳动竞赛冲在前”的拼搏精神。全厂干部员工正以昂扬的斗志,在能源保供路上稳步前行,为完成全年生产任务奋力拼搏。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