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县:织就金色纽带 架起富民桥梁

成县同谷家裕中药材集散中心工人正在晾晒加工好的桔梗 陈争强/摄
金秋时节,走进成县小川镇,数十个农副产品收购点仓库内的新鲜核桃仁堆积如山,甚至空气中都弥漫着核桃的清香;中草药收购点门前,一堆堆颗粒饱满的松子、一朵朵金黄耀眼的野菊花、一袋袋干净紧实的连翘果等农副产品汇聚成流,映衬着农户们喜悦的笑脸。
这里,不仅是成县西部规模最大的农特产品与中药材交易中心,更是一座连接田间地头与广阔市场的“金色桥梁”,源源不断地将当地资源优势转化为群众手中实实在在的收益。
如今,这里已形成了由8家规模较大的中药材和农副产品售后点为主导,6家零散收购点为补充的成熟收购网络,共同构建了一个高效、便捷的交易平台,成为了激活乡村增收动能的重要支撑。
日益成熟的交易市场也推动了当地产业规模化发展。据了解,成县小川镇中药材桔梗种植面积已达1.2万亩,通过推广“三年轮作”的科学种植模式,该镇每年稳定采挖桔梗约3400余亩,年总产值高达9600余万元,成为了当地群众手中沉甸甸的“金钥匙”。
如今,更多的群众利用农闲时节生态采收林间的蝉蜕、野菊花、野酸枣、马莲籽等野生中药材,既有效利用了剩余劳动力,又开辟了当地群众重要的补充收入来源。

群众在药材加工厂加工中药材 高松涛/摄
“娃娃们都外出打工去了,我们在家闲着也是闲着,自家种植了2亩核桃树,有空了捡点蝉蜕、采摘些野菊花、马莲籽,拿到街上马上就能换成钱,家里买些油盐酱醋的足够了……”收购点前的李大民开心地说道。
围绕核心交易,相关的筛选、包装、运输等环节也催生了部分就业岗位,活跃了镇域经济,形成了以集散中心为核心、辐射带动多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在成县同谷家裕中药材集散中心,通过对鲜桔梗进行刮皮、切片等初加工,产品价值可翻数倍。“在加工旺季,我们这里每天用工可达150人左右,多为本地村民,熟练工月收入能超过4000元。”成县同谷家裕中药材集散中心负责人张会林说。
2025年7月,总投资1.18亿元的陇南青陇生物科技中药材深加工项目正式签约落地,标志着小川镇中药材产业开始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成县小川镇作为农特产品集散中心,成为了紧密连接生产与市场的“金色纽带”,一端系着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另一端牵着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它也是一座坚实的“富民桥梁”,承载着乡亲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生态优势、资源优势一步步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通讯员 陈争强 高松涛
- 2025-10-24民乐:中药材丰收绘就乡村振兴“致富图景”
- 2025-10-24泾川:秋茬蔬菜上市忙 “菜篮子”鼓起“钱袋子”
- 2025-10-24静宁:苹果满枝果农乐 产业链条助发展
- 2025-10-24漳县:“满山药香”富农家
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
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