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水润千亩田 丰收底气足

随着最后一道支渠节制闸门缓缓闭合,民乐县大堵麻西干渠2025年度农业灌溉工作近日画上圆满句号。今年以来,灌区以“工程强基、智慧赋能、生态优先”为抓手,克服气候多变、用水需求增长等挑战,实现农业灌溉、生态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协同发展,为千亩良田注入“水动力”,让丰收底气更足。
工程升级:织就“丰产水网”破解灌溉难题
“以前渠系老化,水到地头就‘瘦身’,现在新修了蓄水池、装了水肥一体化设备,水流又稳又足,‘望天田’真的变成了‘保收田’!”看着长势喜人的庄稼,灌区农户感慨道。今年,大堵麻西干渠持续推进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重点解决设备老化、输水损耗大、末端灌溉难等问题:新建及维修加固蓄水池12座,配套水肥一体化设施30余套,疏通衬砌支斗渠15公里,彻底打通灌溉“最后一公里”。截至灌溉结束,灌区累计改善灌溉面积超2万亩,水流输送效率提升20%,工程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为粮食稳产增产筑牢“水根基”。
智慧调度:实现“精准滴灌”节水又高效
“通过‘一张图’监控系统,水情、雨情、墒情实时更新,轻点鼠标就能远程调控闸门,配水比以前精准多了!”在灌区调度中心,工作人员指着屏幕介绍。今年,灌区加速智慧水利转型,建成集数据采集、远程控制、智能调度于一体的“一张图”管理平台,通过物联网设备实时捕捉田间墒情、渠道水位等数据,告别过去“凭经验、靠估计”的灌溉模式,实现“按需供水、精准配水”。数据显示,智慧调度让配水误差从人工操作的15%降至3%以下,年节水能力达50万立方米;面对今夏高温干旱与强降雨交替的复杂天气,灌区通过“长计划短安排”“错峰引水”“跨渠联调”等措施,高效应对极端天气,确保灌溉用水“不误农时”。
统筹兼顾:锚定“双赢目标”生态农业协同发展
“灌溉不仅要保丰收,更要护生态。我们坚持‘四水四定’,既满足庄稼‘喝水’需求,也给生态留足‘水分’。”灌区负责人表示。今年,大堵麻西干渠在灌溉管理中兼顾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一方面保障小麦、玉米等主粮作物灌溉用水,推动粮食复播面积同比增长8%;另一方面通过精细化用水管理,将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升至0.65,实现“节水不减产、增效又增收”。同时,灌区定期向周边湿地、林带生态补水,助力区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真正达成“农业丰产、生态友好”的双赢目标。
当前,大堵麻西干渠已全面转入冬修养护阶段,工作人员正对渠系建筑物、信息化设备进行保温防护与检修维护,为2026年灌溉工作提前“蓄力”。下一步,民乐县将持续深化灌区现代化改造,以更优的水资源管理,为乡村振兴与粮食安全注入源源不断的“水动力”。
通讯员 张洁 杨文忠
- 2025-10-24民乐:中药材丰收绘就乡村振兴“致富图景”
- 2025-10-24泾川:秋茬蔬菜上市忙 “菜篮子”鼓起“钱袋子”
- 2025-10-24静宁:苹果满枝果农乐 产业链条助发展
- 2025-10-24漳县:“满山药香”富农家
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
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