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人物

六载助农路 三地奔波忙 者吉祥的“甘味”人生

2025-10-23 09:02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晚报

  者吉祥在挑苹果

  清晨5时的兰州西关十字,人影稀疏。一辆印着“陇南特产”的货车稳稳停下,27岁的者吉祥跳下车,搬起沾着晨露的苹果,麻利地摆上摊位。他用手机记录下这一幕,发在抖音配文“甘肃小伙凌晨在早市卖家乡苹果”,很快收获上千点赞。这位来自陇南成县的小伙,已在“甘味”带货路上奔波6年,抖音、快手上他的助农故事走红,评论区满是“真拼”“为家乡骄傲”的夸赞。

  从“守薄田”到闯市场

  “家里条件差。”谈及入行缘由,者吉祥的语气像黄土般朴实。他家在成县小山村,五口人靠几亩田过活,种玉米、小麦维生,一亩地年入仅千余元。小时候见父母为生计发愁,他便暗下决心:“长大要多挣钱,让爸妈少受累。”

  20出头,他跟着老乡外出卖苹果,看到优质苹果低价售卖,甚至烂在地里,他心里不是滋味。“大山里不缺好东西,苹果脆甜、核桃饱满,就是没人知道。”那一刻,他定下目标:要把家乡特产卖出去。

  随后,他凑钱买了辆货车,先从兰州打开市场。一位阿姨尝后买了10斤,还向周围人推荐“这是咱甘肃的味道”,这一幕被卖菜大姐拍下发快手,虽仅几十个赞,却给了他莫大鼓励:“原来有人会关注我做的事。”

  三地奔波创“招牌”

  从陇南到兰州近500公里、到成都700多公里、到西安400多公里,者吉祥每月要在三地间跑三四趟。他通常凌晨从陇南出发,先去农户家装苹果、核桃,再赶往目的地。去兰州清晨5时能到,去成都、西安则要开更久。

  这份辛苦被镜头一一记录:冬天零下低温,他手冻得通红仍给顾客称苹果,一位大爷拍视频发抖音,获赞超5000,评论满是心疼;夏天成都闷热,他汗湿衣衫仍热情介绍苹果,顾客拍视频发快手,很快有上千转发,网友纷纷点赞“为助农年轻人加油”。

  如今,他的“甘味”成了招牌,不少老顾客看视频专程找他买。他对苹果优势如数家珍:“口感好、耐储存、原生态。”去年,他帮平凉农户卖苹果,绕路拉货还拍视频宣传,三天卖空,农户多转了150元感谢,他退回了:“我不只为挣钱,更为帮老乡。”看到农户发视频感谢,他觉得“再累都值”。

  从“谋生”到“为家乡”

  最初跑运输卖水果,者吉祥只想“挣点钱帮家里减负”。但随着和农户、顾客打交道增多,加上网友鼓励,他的心态变了——从“谋生”转为“为家乡做事”。

  现在他不光卖货,还帮老乡分析市场。之前陇南有农户跟风种普通李子,丰收季卖不上价,他去成都水果市场调研,了解各地消费者喜好后建议“种晚熟李子,错开上市高峰”。今年夏天,农户按建议种的李子丰收,他拉到兰州、成都,很快售卖一空。

  他认为,把农产品从地里运到市场,让农户汗水不白流,就是为乡村振兴出力。如今有了固定客户,兰州批发商每月找他进几吨苹果:“你家苹果质量稳、口碑好,兰州人爱买。”

  盼安稳也盼“甘味”红火

  聊起个人生活,27岁的者吉祥有些腼腆:“还没对象,太忙了没时间谈。”他每天要么开车、装货,要么守摊,累得倒头就睡,没精力认识新朋友。身边人劝他“别太拼,找对象安稳过”,他却说:“家里条件没好起来,弟弟没成家,我多拼点,爸妈就能少累点。”

  对未来,他有两个期待:一是多挣钱,给父母在县城买小房子,让他们不用再种地受累;二是遇到理解自己、愿意一起打拼的姑娘。而他最牵挂的,还是家乡农户和顾客:“希望‘甘味’被更多人知道,老乡不愁好货卖不出;也想在成都、西安开固定小店。”

  镜头里,者吉祥笑容真诚。这个从陇南大山走出来的小伙,用脚步丈量梦想,更用镜头让“甘味”的清香,飘得更远。

  本报记者 桑杰才让 文/图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