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兰州

两区驱动地域创新 发展能级持续跃升 兰州市持续推进兰白两区高质量建设

2025-10-21 09:06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原标题:两区驱动地域创新 发展能级持续跃升 兰州市持续推进兰白两区高质量建设

  中国甘肃网10月21日讯 据兰州日报报道(记者 华静)兰石集团“高端能源装备个性化定制智能工厂”入选全国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

  近年来,兰州市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简称“兰白两区”)建设为关键支点,聚焦政策、平台、产业与开放协同四大领域精准发力,有力推动两区成为引领区域创新与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数据显示,近期兰州地区兰白两区地区生产总值694.96亿元,全年有望突破1400亿元,为西部欠发达地区探索创新跨越路径贡献了“兰州经验”。

  政策精准赋能 夯实创新基础

  兰州市坚持以制度创新破解发展难题,构建“顶层设计+专项政策+落地保障”的多层次政策体系,为兰白两区建设保驾护航。高规格召开全市科技大会,印发《创新兰州2025年暨科技成果转化突破年行动方案》《关于推进“161”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创新兰州建设的工作举措》等核心文件,全年部署科技成果转化“百千万”行动,常态化“跑院进所”包抓联135家科研“新四军”,征集科技成果1600余项。

  改革试点方面,兰州新区实施《支持科创园建设若干政策措施》,创新推行“以投代补”扶持模式;高新区启动省级集成授权改革试点,实现443项服务“一窗通办、一网通办、一次通办”,企业开办压缩至1个环节25分钟办结,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供应标准地18宗1499亩。同时,落实《兰州市梯度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方案(2024-2027年)》,两区现有高新技术企业850家、专精特新企业236家,13家企业获评中国隐形独角兽500强及种子独角兽企业。

  平台矩阵崛起 畅通转化通道

  围绕“高能级平台+全链条服务”,兰州市推动创新要素集聚,打造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成果转化通道。黄河百里科创大走廊布局的20个科创平台,已累计实施成果转化项目33项,合同金额1.0016亿元,产业化产值达7.863亿元。

  高能级平台建设同步推进,医用同位素药物研发平台获批建设,到位专项资金1.8亿元。崖州湾国家实验室西北创新基地等重大项目加快落地,山东大学甘肃研究院建成生物医药概念验证中心。

  产业转型升级 增强发展动能

  立足兰白两区产业基础,兰州市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双向发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传统产业“三化”改造持续推进,实施兰石化25万吨/年石油针状焦等158个项目,总投资达89.17亿元。同时,兰石集团“高端能源装备个性化定制智能工厂”入选全国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

  新兴产业集群加速壮大,高新区聚焦生物医药首位产业,推进国药中生(西北)健康科技产业园医美产业化基地等基地建设,全产业链产值达240亿元。同时,兰州新区围绕绿色化工、核产业,启动专精特新化工新材料中试基地,培育放射性同位素药物等核心技术,8万吨碳基新材料项目开工建设。此外,经开区构建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等四大先进制造业集群,装备制造产业产值达232亿元,同比增长7.1%。

  开放协同招商 共建创新生态

  通过深化开放合作与精准招商,兰州市积极拓展创新空间,形成内外联动创新生态。区域协作上,与上海张江共同举办生物医药领域专场推介会,签约“兰白自创区上海科创飞地”,建立“张江·兰白服务企业直通车”投融资机制。此外,兰州高新区与白银高新区、嘉峪关高新区签约共建“飞地园区”,经开区与西安交大科技园共建科创中心。

  同时,国际合作持续深化,中国科学院兰州化物所与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签署油橄榄提取物“双降”天然药物研发协议,兰州广通新能源公交车、佛慈产品实现出口。

  接下来,兰州市将持续深化兰白两区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创新平台提质、产业集群升级、扩大开放合作,力争2025年底两区高新技术企业突破910家、技术合同成交额超74亿元,努力建设“面向全国、服务西北”的区域性科技创新及转化基地。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