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文县:“四微”绘新景 村美日子甜

2025-10-20 17:13 来源:中国甘肃网

  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如何唤醒乡村闲置土地资源、让方寸之地释放民生价值与生态效益,是各地基层治理的重要课题。文县堡子坝镇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以“微花园、微景观、微果园、微菜园”建设为突破口,在马莲河畔写下了生动鲜活的答卷!

  今年以来,文县堡子坝镇锚定“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目标,干群携手深耕“微花园、微景观、微果园、微菜园”建设,让曾经闲置的方寸土地“活”了过来。截至目前,全镇摸排出46块闲置地,已盘活25块、建成16个“四微”幸福园,一幅幅“步步有景、户户有乐”的和美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闲地“醒”了,蓝图跟着民愿画

  “搞‘四微’建设,规划得贴着老百姓的心走。”堡子坝镇党委书记路新杰一句话点出关键。前期,镇里组建2支摸排队,深一脚浅一脚走遍32个村组,不仅把闲置空地、废弃宅基地这些“沉睡资源”一一登记造册,更把村民“想种点家常菜”“盼院子里有花”“想留着老物件念旧”的18条心愿记了下来。

  依着地形、顺着民愿,堡子坝镇“量体裁衣”。平地院落重点建微花园、微菜园、微果园,坡地村组搭起阶梯式微景观,就连村口的老石碾、家里的旧瓦罐,也都留了下来当“乡愁符号”。

  “全村8块闲置地全盘活了,6个微菜园绿油油,2处微景观成了打卡点,村民脸上的笑都多了!”柏树坪村党支部书记刘海涛算起账,眼里满是欢喜。

  庭院“亮”了,蔬果花香绕屋前

  “以前这儿堆秸秆、积杂物,现在你看辣椒垂红、豆角绕架、茄子挂紫,葱蒜青嫩、青菜水灵,够全家吃鲜,多余的还能换点零花钱!”柏树坪村村民张小娥蹲在自家微菜园里,指尖碰着饱满的黄瓜,笑得眼角弯成了月牙。

  如今,全镇46处闲置地都成了“宝”。时令蔬菜青碧满畦,桃李葡萄压弯枝头,光这一项,每户年均能多收入千把块。还有15盘老石磨、2万块旧砖瓦成了“香饽饽”,有的拼成“石磨茶歇角”,有的垒成“砖瓦花墙”,15处微景观里,老物件全有了新用场。

  “1958年的老石磨,现在磨盘当茶桌、磨杆做靠凳,我们几个老姊妹围在百年老槐下拉家常,比在城里公园还舒坦!”年过七旬的张奶奶抿着茶,话里满是满足。

  八字河村村民王文平的院子更热闹,蔷薇沿墙爬、月季绽枝头,马莲花、大丽花挤着开,一旁的花椒红了尖、苹果挂了果,西红柿透着粉,五颜六色像打翻了调色盘。

  “镇里送苗木、教管护,我家还评上‘最美庭院’了!”村民张文祥边给花浇水边炫耀,语气里满是自豪。

  人心“齐”了,干群共酿幸福甜

  “从干部催着干到村民抢着建,关键是大家心往一处想。”赵辉的话,道出了“四微”建设的密码。

  20余场村民大会摆政策、百余次入户宣讲解疑惑,“四微”建设慢慢走进了村民心里。有人义务出工,300多人次抢着搬砖、栽苗;有人翻出家里的老物件,20多件旧农具、老家具成了景观“主角”。“一开始怕麻烦,后来村干部带我们去样板村看,我当场就拍板:‘我家闲置猪圈也要改!’”柏树坪村村民张红荣指着院里的微果园,桃树苗、梨树苗长得壮实,“我天天来松土、浇水,既锻炼了身体,看着树苗冒新叶、盼着将来挂果,日子也越活越有奔头!”

  今年暑假,一批从西安来的大学生在堡子坝镇开展暑期实践,看着“石磨映花海、菜园连村道”的景致,连连赞叹:“这巴掌地变幸福园的乡村美学,太动人了!”如今,堡子坝镇的村道串着风景,庭院飘着花香,老物件讲着新故事。“四微”建设既擦亮了乡村“颜值”,又酿甜了村民的日子。在干群共执的“画笔”下,这幅和美乡村画卷,正添绘着更多幸福篇章。

  通讯员 刘玉玺 韩志兴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