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科技赋能“三北筑绿”

秋日的高台县,黑河之畔风卷细沙,被连绵的梭梭林与纵横交错的草方格沙障牢牢锁住。这片曾遭风沙反复侵扰的土地,借着“三北”工程的东风与科技之力,如今正加速书写着“退沙还绿”的生态答卷与“绿富同兴”的民生篇章。
作为“三北”工程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的主阵地,高台县年均降水量103毫米,蒸发量高达2000毫米,大部分区域属于荒漠化地带,植被覆盖度低,“沙戈荒”治理曾长期受困于水资源短缺与技术瓶颈。
如今,从北部滩到西沙窝风沙口,科技正成为破局的关键力量。在黑泉镇胭脂堡滩风沙治理区,浅埋滴灌带如暗色经纬嵌入沙土,将水精准输送至梭梭根部30厘米深处,让每滴水在沙层停留6小时,是传统漫灌保湿时间的4倍;西沙窝风沙口无人机凌空吊运稻草,沙障机同步铺设草方格,让沙漠“锁边”从过去的“人海战术”升级为如今高效协同的“人机共舞”。

“滴灌不只是节水,更让梭梭成活率大幅提升,根系深扎后抗旱韧性显著增强,这正是干旱区‘种活树、保住绿’的命脉。”高台县治沙站林业高级工程师黄步青望着连片梭梭林,言语间满是自豪。
科技赋能下,高台县合黎镇八坝滩创新引入“中水”破解灌溉难题,罗城镇花墙子滩依托“蓄水池+滴灌”让荒漠亮起新绿,三桥湾林场“块状混交+纯林栽植”补植的梭梭、红柳等苗木舒展新枝。三益渠林场平茬后的复壮红柳如“生态卫兵”般列阵,筑起绵密的“防风屏障”;新坝镇、罗城镇重点草原区域,“围栏封育+施肥改良+草种补播+鼠虫防控”的“四位一体”措施见效显著,红砂、盐爪爪等植被重现生机,鹅喉羚等野生动物也悄然重返家园。
“十四五”期间,高台县累计完成营造林15.1万亩,固沙压沙4.32万亩,退化草原修复39.8万亩。全县林木覆盖率达到14.32%,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24.17%以上,昔日裸露的荒漠正被层层新绿逐步覆盖。

生态持续向好的同时,“绿色经济”也在这片土地上蓬勃生长。共裕农场的早酥梨深加工成果汁饮品热销市场,三桥湾林场的梭梭林下肉苁蓉鼓起农户腰包,312国道沿线的葡萄园缀满沉甸甸的果实——高台县围绕交通干线与荒漠治理区,引导专业合作组织、造林大户发展经济林,目前已栽植葡萄、优质梨等9.73万亩,实现经济效益2.1亿元。
从“浅埋滴灌”织就的生态绿网,到“生态+产业”催生的富民链条,高台县以“三北”工程为抓手,让“沙海绿洲”既锁住流沙、涵养生态,又端稳了群众的“生态碗”。
通讯员 陈占伟
- 2025-10-15漳县:“粮改饲”促转型 绿色循环谱新篇
- 2025-10-15临泽:秸秆打包“捆草成金” 生态离田“变废为宝”
- 2025-10-15临泽:辣椒收获加工忙
- 2025-10-15礼县:苹果铺就富民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