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绘就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绚丽画卷

近年来,民乐县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将中药材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不断推动中药材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
民乐县地处祁连山北麓、河西走廊中段,海拔1589—5027米,平均日照时数为2592—2997小时,年均降水量155—501毫米,无霜期78—188天,光照充足,土地肥沃,加之祁连山雪水灌溉,水质无污染,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其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绝佳的河西走廊温带荒漠干旱产药区和青藏高原东部高寒阴湿藏药区。目前,县境内主要种植板蓝根、黄芩、甘草、当归等20多个品种,是发展绿色优质中药材的理想之地。
构建现代化生产体系,夯实产业根基
民乐县在中药材生产环节大胆创新,全面推行“小块并大块、一户一块田、一企一基地”的先进建设模式。这一模式如同精准的手术刀,对原本分散零碎的土地进行整合优化,引导农户、种植大户和企业携手共进,开展黄芪连片种植。目前,已成功建成连片1000亩以上的种植基地35个,中药材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10.8万亩,带动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拓展至19.7万亩。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正以蓬勃的生机和强大的活力,不断提升中药材现代化生产能力,为产业发展筑牢坚实根基。

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激发产业活力
为了让中药材产业从“田间”走向“市场”,实现全产业链的蓬勃发展,民乐县大力实施道地药材全产业链开发工程。在黄芪初加工领域,民乐县精心打造集药材晾晒、清洗、分类、烘干、切片、仓储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从田间采摘的新鲜黄芪,在这里经过一道道精细工序,完成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华丽蜕变。民乐县积极引进和培育中药材加工企业,诚泰药业、陇瑞药业等12家实力企业先后落户,培育了33个中药材初加工作坊和22个小型初加工作坊,年初加工能力高达2.3万吨。如今,民乐县的中药材产业体系日益完善,如同一棵参天大树,枝繁叶茂,生机盎然。
完善现代化经营体系,共享产业红利
在经营模式上,民乐县大力推行“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合作模式,积极探索建立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积极吸纳农户融入产业链,民乐县发展中药材生产加工销售合作组织48个,培育中药材专业合作社162个、种植大户73户。农户们不再是单打独斗的个体,而是成为产业大家庭中的一员,共享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如今,民乐县中药材产业已初步形成了集育苗、种植、收购、初加工、储藏和销售“五位一体”的全链式产业,并不断向精深加工、仓储物流、电商销售等领域延伸,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小小的中药材,正在民乐县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绽放出绚丽的光彩,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推动乡村振兴的“良方”。
通讯员 杨玉红 图/文
- 2025-10-15漳县:“粮改饲”促转型 绿色循环谱新篇
- 2025-10-15临泽:秸秆打包“捆草成金” 生态离田“变废为宝”
- 2025-10-15临泽:辣椒收获加工忙
- 2025-10-15礼县:苹果铺就富民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