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泾川:一颗苹果的振兴答卷

2025-10-15 10:55 来源:中国甘肃网

  金秋时节,泾川县的南北二塬上层林尽染,连绵的果园里,红艳艳的苹果压弯了枝头,在明媚的阳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清晨,果农们已开始忙碌地采摘,一辆辆运输车在乡间道路上穿梭往来,将这份来自黄土高原的甜蜜送往全国各地。

  “果品质量上去了,才能卖出好价钱。”飞云镇元朝村75岁的老果农刘存虎手捧一个饱满的“红富士”,眼角笑出了深深的皱纹。他种植苹果已有二十多年,今年套了4万多个果袋,苹果全部被客商以每斤4.2元的价格订购,预计收入超过6万元。

  科技赋能 提质增效

  10月13日,记者走进丰台镇丰台墩村的千亩矮砧密植苹果基地,一列列整齐挺立的矮化果树与传统果园形成鲜明对比。地下铺设的反光膜在阳光下泛着银光,工人们正在树行间忙着摘叶转果。“我们刚摘完果袋,趁着天气晴好,抓紧摘叶转果,确保苹果均匀着色。”伍冢村村民赵彩霞一边熟练操作一边介绍。这套标准化管理流程,成为泾川苹果品质的有力保障。

  西高寺村果农赵银贵对新技术带来的变化感受更深。他种植的5亩矮化密植园全部采用新技术管理,“现在管理更方便,苹果品质更高,每斤能卖到4块多钱,早就被客商预订一空。”在该村,150亩“大卫嘎啦”矮化密植苹果园今年开始挂果,预计亩产可达250公斤。该品种相较于其他苹果能早上市10到15天,赢得了更高的市场溢价。

  泾川县近年来大力推广矮化密植、水肥一体化等现代化种植技术,为传统果业注入新活力。全县已完成投资5.3亿元,建成矮化密植示范园4000亩,改造低效果园3.8万亩。县里还组建了1个县级优质苹果产业链智库和15个科技服务团队,累计开展技术培训21期,培训果农1.9万人次,让越来越多果农成为“技术能手”。

  多元营销 拓展市场

  在飞云镇西高寺村的“泾川云上苹果产地会客中心”,一场直播销售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主播们通过镜头向全国消费者展示刚采摘的苹果,订单不断刷新。“我们通过‘泾果献礼’品牌,对苹果进行优选精包装,并邀请网红主播开展线上线下同步推广。”飞云镇综合执法队队长吕小伟介绍。如今,手机成了新农具,直播成了新农活。

  线下渠道也在持续创新。丰台镇创新构建“代办员+收购商+果农”三方联动机制,已对接优质客商50余名,配备12名专职代办员提供精准服务,设立3个临时收购点和1个电商推广平台。来自广东的客商李俊生在泾川收购苹果已有二十多年,他随手拿起一个苹果掂了掂:“你看这苹果,个头均匀,色泽鲜亮,在广州市场特别受欢迎。”

  果农樊来锁家的4亩半“烟富8号”不仅被果商以每斤4.5元的价格订购,还通过微信、抖音等平台自主销售。“现在销路更广了,价格也更好了。”他高兴地说。目前,全县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及线下洽谈合作,多途径、多渠道实现泾川苹果销售7万吨,真正让泾川苹果“香飘万里”。

  全链发展 促农增收

  在泾川果聚源果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加班生产浓缩苹果汁,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果香。“我们每天要处理200多吨鲜果,生产30多吨浓缩果汁。”车间主任介绍,“这些产品不仅销往全国各地,还出口到东南亚国家。” 

  同样,在甘肃乐果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新鲜苹果经过清洗、去皮、去核、糖渍、烘干等多道工序,变成了色泽诱人的休闲食品。“我们今年预计要收购苹果1.2万吨,实现产值3500万元。”公司负责人表示,“这不仅延长了苹果的产业链,还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目前,全县已建成果品加工、储藏、运销等产业化龙头企业26家,建成各类果品贮藏库4360个,果品贮藏能力达到22万吨。其中冷藏气调果库59座,冷藏能力达到14万吨。这些配套设施的建设,有效延伸了苹果产业链,提升了整体附加值。

  产业兴旺 助推振兴

  “前几天卖苹果的钱到账了,我打算把老房子翻修一下。”飞云镇的果农刘存虎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家的老果园经过改造后,效益明显提升,这让他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

  在丰台镇南堡子村的果园里,何小霞正在指导工人们摘袋。“这是摘袋后的第一天,苹果还是白色的,经过一周左右的阳光照射,就会慢慢变成红色。”她告诉记者,她家种植了30亩果园,今年套了50万个果袋,“按照现在的市场行情,这些苹果能卖到80万元。这可是我们农民实实在在的幸福账。”

  “今年高平镇坚持‘老果园抓改造、挂果园抓质效、新幼园抓管理’工作思路,全面落实果园标准化管护措施,苹果均价稳定在4.5元,亩均收入13000元。”高平镇人民政府镇长景岩表示:下一步,高平镇将持续强化管理,提升果品品质与产业效益,让苹果产业真正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果子”。

  如今,泾川县以发展现代果业为抓手,强化项目支撑,细化工作举措,推动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县已完成绿色标准化果品基地认证30万亩,出口创汇基地认证5万亩,GAP基地认证5200亩。“泾龙”牌红富士苹果先后47次荣获国家、省市优质果品奖,三次被授予“中华名果”称号。“泾川苹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及“富原红”“菁甄金果”等子品牌体系不断完善,多个品牌入选“甘味”农产品目录,品牌效应日益凸显。

  从老果园改造到新技术推广,从品质提升到品牌塑造,泾川苹果产业正在实现从“种得好”向“卖得好”的跨越。这颗小小的苹果,不仅甜了千家万户,更成为助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幸福果”,为绘就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新图景注入澎湃动能。

  通讯员 李文文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