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高台:田野变“鸡笼”肥了耕地 富了农家

2025-10-14 11:32 来源:中国甘肃网

  金秋时节,走进高台县宣化镇开发区农场,20亩已收获的田地被围栏围护,一只只体格健硕、毛色发亮的土鸡悠闲踱步,时而啄食草籽飞虫,时而引颈高歌、追逐嬉戏,给秋日的田野平添了几分生机。夕阳下,站南村村民赵培祥正在给陆续归巢的鸡群加餐喂水。

  “夏收后,投放的半成品鸡苗,11月份就能长到10斤左右,如果卖相和效益好的话,明年再将规模扩大一些。”赵培祥说。今年,他在租种的50亩地上种了20亩西瓜、葫芦制种,作物收获后,他扎篱笆,建围栏,圈养了100多只鸡苗和10来只鹅崽。赵培祥介绍,他养这些鸡,已经2个多月了,除了早晚补充点能量,白天,鸡群以地里的草籽、飞虫、农作物残渣为口粮。场地开阔,运动量大,喂得少,得病少,肯出脱,既能消灭地里的害虫杂草,鸡粪还可增加地力,而且养殖成本低,接地气,简易环保,辅助饲料也以粉碎的瓜皮干、葫芦皮拌玉米为主料,大鹅看鸡护园,可谓一举多得。

  无独有偶,在林杰新品梨基地密密匝匝的果树下,三五成群的散养鸡悠闲地踱着方步,或在树荫下纳凉歇脚,或在草丛中咯咯觅食。“树上结果,树下养鸡,林间饲草养畜,粪便还田,循环发展,这样不仅节约了果树施肥成本,林下养殖也是一笔不错的收入。”农场主万红梅告诉笔者,她家的果园占地300亩,为了提高果园的综合效益,每年她都会在果园里散养一些土鸡,林场还养了毛驴、绵羊和鸽子。

  近年来,宣化镇在发展优势产业、特色产业的同时,围绕“大地增绿”“林地增效”“农民增收”目标,积极扶持“五小产业”、家庭农场、林场果园多元素发展,走“生态圈养+绿色喂养”,农牧兼营与草畜结合的循环发展路子,实现地头与市场有效衔接,促进了生态农业、林业的发展。目前,全镇54家家庭农场,有12家在自家的林场、农场搞起了围栏圈养、林下生态养殖,综合利用面积达1000多亩。

  通讯员 张玉峰 闫静蓉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