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信:红苹果映出致富好“丰”光

金秋时节,走进平凉市崇信县的南北两塬,连片的苹果园里果香四溢,红彤彤的果实压弯枝头。果农们穿梭林间,动作娴熟地采摘、分拣、装箱,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幅忙碌的丰收图景,正是崇信县推动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
独特环境孕育“黄金果”
作为国家农业部划定的全国优质苹果最佳适生区,崇信县被中国苹果产业协会评为“中国苹果产业五十强县”。这里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高海拔、土层深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显著的独特自然条件,为苹果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
“崇信苹果个大色艳、果形端庄、质脆味美、绿色健康,这些特点让它们成为客商眼中的‘抢手货’。”当地果农自豪地说。正是这种独特的品质,使得崇信苹果在市场上备受青睐。

产业转型提质增效
近年来,崇信县紧扣“精品培育、单果增效、产业融合、全链增值”的发展理念,在适度扩大规模的基础上,将发展重心转向精细化管理、调优品种结构和实现优质优价。通过政策扶持、科技赋能和模式创新,崇信县全面推行绿色化、标准化生产,坚持矮砧化、集约化发展方向。目前,全县建成苹果园2.5万亩,其中矮化密植果园达1.8万亩,占比72%。栽植的37个主要品种中,以维纳斯黄金、秦脆、华硕等为代表的新优畅销果园面积达到1.5万亩,占比60%。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崇信县科学规划早、中、晚熟品种搭配比例为2:2:6,形成了“红黄绿、甜香脆”合理搭配的品种体系,有效延长了市场供应期。
全链发展提升附加值
崇信县不断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全县共有涉果企业、家庭农场等经合组织56家。林果、建崇、平凉龙泉源、和山禄等公司经营面积均达到2000亩以上,集约化管理、市场化经营成为崇信果产业发展的显著特色。在产业链延伸方面,崇信县建成果品贮存库5座,储藏能力达3万吨;实施了南北部塬区节水灌溉提灌工程4处,年供水量320万方,实现全县两塬三川果园用水稳定供应全覆盖;打造果旅融合示范园4处,配套果品分选线3条,以及果袋、发泡网、纸箱、吹塑框生产线各1条。
从田间地头到都市餐桌
作为2018年农业农村部审核登记的地理标志认证产品,崇信苹果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电商”的模式整合资源,扶持企业在重庆、贵阳建立直销窗口,建成县、乡、村三级电商和物流服务网点。崇信苹果年签订优质果品销售订单1.2万吨,主要销往广州、深圳、上海、成都等地,实现了从田间地头到都市餐桌的跨越式发展。85%的消费者复购率,更是印证了崇信苹果的品质魅力。
如今的崇信县,正以“一果兴一业”的发展态势,持续深化“甘味”品牌内涵,通过“产业+科技+品牌”的深度融合,小小苹果正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大文章,甜了舌尖,富了百姓,美了乡村。
通讯员 戴鹏飞 图/文
- 2025-10-13崇信:全域发力建和美乡村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 2025-10-13漳县:25万亩中药材织就富民增收新图景
- 2025-10-13泾川:饲草“链”起富民产业
- 2025-10-13宁县:多彩木耳产业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