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亭:“丰收在田”稳根基 “增收在手”富民生

秋风送爽,处处是丰收的喜景。华亭市马峡镇的广袤田野里,沉甸甸的玉米棒挂在玉米杆上,结实的苞谷颗粒饱满,农户趁着晴好天气,穿梭于茂密的玉米林中,忙前忙后地采摘、装袋、搬运、装车……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你看我这玉米,粒多饱满,今年可是个好收成!”寺沟村农户李应登在院子一边剥玉米苞叶一边向来往的人“炫耀”着:“家里种了十来亩玉米,亩产比去年能高些,价格不错,多的要卖,还可以留点自己吃。”
近年来,马峡镇始终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聚焦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目标,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立足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实,统筹推进“良田、良法、良种、良机”协同发力,扎实抓好粮油作物及农产品稳产保供。同时,依托“基地+合作社+农户”运作模式,因地制宜发展玉米产业,从种、管、收全环节精准施策,为粮食安全与产业发展保驾护航。据悉,今年以来,马峡镇玉米种植面积稳步提升,已突破6000亩,较去年再创新高。
在马峡村的田间地头,大型收割机往来穿梭,收割、脱粒、碎秆一气呵成,金黄的玉米粒源源不断涌入运输车辆,村委会院落里晾晒的“金粒粒”见证着丰收的喜悦。“两三天就能收完,亩产效益可观,秸秆粉碎后还能当饲草,养殖、种粮两头增收。”年过六旬的张大叔更是乐开了花,他家玉米亩产从往年的1000斤跃升至1500斤,“多亏了政府的好品种和技术员指导。”
玉米丰收不仅鼓了农户腰包,更构建起循环发展的产业生态,收获后的玉米秸秆经粉碎加工成为优质饲草,既解决了畜牧养殖的草料难题,又减少了焚烧污染,从田间到工厂,一颗玉米的价值被“吃干榨净”,真正成为强镇富民的“黄金产业”。
丰收画卷的背后是马峡镇“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写就的坚实答案。如今,玉米种植早已是农民增收的“硬支撑”。接下来,马峡镇将继续立足地域优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坚决“端稳中国饭碗”,以粮食产业为核心支点,不断拓宽增收渠道,让这抹“丰收金”,成为乡村振兴路上最亮眼、最坚实的底色。
通讯员 石梅 图/文
- 2025-10-13崇信:全域发力建和美乡村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 2025-10-13漳县:25万亩中药材织就富民增收新图景
- 2025-10-13泾川:饲草“链”起富民产业
- 2025-10-13宁县:多彩木耳产业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