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科技赋能助秋收 “丰”景如画促振兴

金秋时节,玉门市花海镇的田野间铺展开一幅浓墨重彩的丰收图景。沉甸甸的籽用葫芦垂挂藤蔓,金黄饱满的玉米穗压弯秸秆,秋风拂过,空气中弥漫着谷物成熟的芬芳。当前正值籽用葫芦与玉米采收的关键时节,现代化农机穿梭于田间地头,轰鸣声与欢笑声交织,奏响了乡村振兴的动人乐章。
科技助力 籽用葫芦采收高效又环保
在花海镇大畅河村的籽用葫芦种植基地,几台大型脱粒收割机正开足马力作业。伴随着机械前行,藤蔓被精准卷入机仓,经过脱粒、筛选等自动化流程,颗颗饱满的葫芦籽直接落入储粮仓,粉碎后的藤蔓则化作有机肥回归农田。“以前人工采收得全家上阵,砍藤、摘果、脱粒,一亩地要忙三四天。”种植户李建国轻抚着刚收获的葫芦籽,脸上写满喜悦,“现在一台机器一天能收几十亩,不仅省劲儿,脱粒还干净,这‘丰收账’越算越开心!”
玉米丰收稳产 科学种植显成效
与此同时,不远处的玉米种植基地里,玉米联合收割机正沿着田垄匀速推进,切割、脱粒、秸秆粉碎一气呵成。种植大户王大姐告诉记者:“今年镇里的农技专家全程指导,从选种到水肥管理,再到病虫害防治,科学种植让玉米亩产提高了近百斤。”她指着装满金黄玉米的运输车,语气中难掩自豪,“再加上机械化收割,省心又高效,收入比去年增加了不少!”
政府统筹护航 确保颗粒归仓
花海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今年全镇籽用葫芦种植面积达2万亩,玉米种植面积1.8万亩。为确保丰产又丰收,镇政府早谋划、早部署,构建了“技术+农机+服务”三位一体保障体系,一方面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提供全生育期技术指导;另一方面协调农机合作社,调配30余台收割机,组建专业服务队,根据作物成熟度分片错峰作业,实现高效采收。“机械化不仅提高了效率,更降低了损耗,让农民实实在在受益。”该负责人表示。
从饱满的籽用葫芦到金灿灿的玉米,从田间忙碌的农机到农户灿烂的笑容,花海镇的秋收画卷,不仅展现了农业现代化的蓬勃生机,更折射出乡村振兴的坚实步伐。在科技赋能和政策扶持的双重助力下,这片土地正书写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崭新篇章。
通讯员 石春燕
- 2025-10-11灵台:甜蜜产业铺就富民路
- 2025-10-11静宁:苹果满枝红 果农笑迎丰收季
- 2025-10-11庄浪:小蜜蜂“酿”就蜂蜜大产业
- 2025-10-11高台:金秋时节建设酣 农田升级绘新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