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甜蜜产业铺就富民路

产业是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更是群众致富增收的“金钥匙”。地处陇东黄土高原南缘的甘肃省灵台县,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苹果产业,大力种植高端果品,探索出一条联农带农富农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金秋时节,灵台县迎来苹果成熟旺季。漫步乡间,果园里红彤彤的苹果压弯枝头,果农们正忙着采摘、分拣;田间地头,客商络绎不绝,运输车辆排队装货,呈现出一派产销两旺的丰收景象。
什字镇梁家咀村的种植大户李玉琴,是当地苹果产业发展的见证者和受益者。从最初的“行业小白”成长为如今的种果能手,她家的早熟嘎啦苹果今年凭借生长周期短的优势,抢先占领市场,早早实现了收益。“早熟苹果产量约一万多斤,这两天地头价每斤四块五左右,收入挺可观。”望着满园硕果,李玉琴笑容满面。
更令人欣喜的是,李玉琴的果园每年能为50多名当地群众提供稳定就业岗位。从果树修剪、疏花定果,到套袋采摘、装运销售,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都成了村民增收的渠道。“在这里打零工,一天能挣一百元,离家近还能照顾家里,两不耽误。”在李家庄村村民景小丽看来,这红彤彤的苹果圆了大家“家门口就业”的梦想。

李玉琴的果园,正是灵台县实施“头雁”引领、联农带农促增收的生动缩影。近年来,该县坚持把苹果产业作为助农增收的主导产业,紧盯产业发展前沿,以打造“矮砧苹果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高端果品生产核心区和高新尖技术研发高地”为目标,着力擦亮国家矮砧苹果标准化种植示范县、全国现代矮砧苹果新技术集成示范县这两张国家级名片,坚定走矮砧密植发展之路。
在产业发展模式上,灵台县探索建立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联农带农机制。据统计,各链主企业每年向全县提供长期就业岗位3000余个,吸纳周边农户参与果园管理超2万人次。通过务工报酬、土地流转、分红等多种形式,有效促进了农户增收。
展望未来,灵台县将依托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陇东矮砧苹果试验示范中心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平凉市灵台苹果试验示范中心“两个试验示范中心”,建设陇东地区领先的新优品种大田试验和推广基地。同时,大力推广苹果种植“四新”模式,主推瑞雪、维纳斯黄金、秦脆、大卫嘎啦、瑞香红等新优高端品种,推动苹果产业全链条高质量发展,让这份“甜蜜”事业更好地造福乡亲。
通讯员 曹亚鹏 图/文
- 2025-10-10高台:秸秆回收“变废为宝”蹚出生态增收双赢路
- 2025-10-10华亭:“指尖上的丰收”绘就富民图景
- 2025-10-10庄浪:“金果”丰收满园香
- 2025-10-10民乐:科技创新为“钥”解锁特色产业发展新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