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玉门:党建引领精心绘就乡村共富图景

2025-10-11 16:13 来源:中国甘肃网

  今年以来,玉门市玉门镇坚持以党建引领破题乡村振兴,通过构建“组织聚力、利益共享、服务赋能”三位一体联农带农机制,成功破解传统农业“联而不紧、带而无力”困境。全镇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突破700万元,走出一条“小农户融入大产业、弱群体共享高收益”的共富新路。

  组织聚力: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

  坚持以党建为总牵引,将分散的村集体资源转化为发展合力,整合3个行政村资源,投资8100万元建成占地184亩的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园,集聚滴灌带厂、粮食烘干厂等5大产业项目,形成全产业链集群效应。首创“党组织+国企+民企”合作模式,东渠村以滴灌带厂厂房入股,与甘肃亚盛亚美特公司达成“固定租金+40%利润分红”协议,2024年首期分红达100万元。系统梳理闲置资源,南门村、东渠村改造临街资产年增收入30万元,代家滩村联合龙头企业发展规模化养殖,年增收10万元,实现“沉睡资产”向“增收活水”转化。

  利益共享:从“保底收益”到“增值共赢”

  聚焦农民增收核心诉求,构建多元化利益联结机制,高标准农田整建制流转保障农户租金收益,水溶肥厂提供平价农资助亩均增产10%,废旧滴灌带回收每亩增收30元,形成“生产-服务-回收”闭环。利用现代农事服务中心整合117台农机设备,提供“耕种管收售”全托管服务,服务面积超3万亩,为村集体创收10万元。滴灌带厂吸纳2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沙梁子牛羊交易市场二期投产后新增岗位60个,南门村返乡创业园培训400人并带动就业200人,人均年增收超5万元。

  服务赋能:从“传统农业”到“现代产业”

  坚持以科技、金融、品牌三轮驱动产业升级,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滴灌带厂引入新型节水滴头,节水效率提升23%,试种特色玉米亩产值达6000元,较普通品种增收3000元。整合4300万元集体资产入股镇级经济总公司,争取专项资金543万元,破解融资瓶颈,预计年增收益50万元。依托民俗夜市、季枫国际酒店等文旅项目打造“玉门城市后花园”IP,农文旅产业园引入烧烤营地等新业态,年增集体收入超百万元。

  玉门市玉门镇积极构建三位一体联农带农机制,通过党建引领打破行政壁垒,将农户、村集体、企业、科研机构紧密串联,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可持续发展生态,为城郊乡镇破解联农带农难题提供了可复制的“玉门样本”。

  “下一步,我们将纵深推进‘延链、强链、活链’战略,重点发展糯玉米加工、杏皮水加工等精深加工项目,力争2026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千万元,推动东渠村跻身‘全省十强村’,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能。”玉门镇党委副书记王晓宇说道。

  通讯员 李雨声 郭晋良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