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临泽:戈壁滩绽放“致富花” 小蘑菇撑起“振兴伞”

2025-10-11 16:50 来源:中国甘肃网

  昔日戈壁滩,今日“聚宝盆”。近年来,临泽县积极发展戈壁农业,巧妙利用光热资源与未利用土地,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让一朵朵小蘑菇在戈壁滩上开出“致富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全产业链,成为带动农民增收、促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

  近日,记者走进临泽县怡泉新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工厂化出菇车间,只见一排排整齐的菇床上,朵朵洁白的双孢菇如珍珠般镶嵌在菌床上,长势旺盛。这里实现了全年无休的工厂化生产。

  临泽县怡泉新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军国说:“我们现在一栋菇房是24间出菇房,每天产量大约是4~5吨,每个月产值大约是120万-150万,产品一般销售河南、新疆、成都、四川等地。”

  作为一家专业从事双孢菇工厂化种植、新品种引进培育、新技术集成研发、工厂化生产环境调控等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怡泉新禾已建成高标准工厂化菇房2栋50间,年产高品质双孢菇超过3800吨,年经济效益达4000万元。同时,公司还吸纳了周边50多名农民稳定就业,为当地群众铺就了一条家门口的增收路。

  同样,在张掖市瑞源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香菇种植基地,菌棒上朵朵香菇如小伞般撑开,工人们正忙着采收第二茬香菇。

  “今年菌棒生产了40万棒,有60个出菇大棚,现在蘑菇已经出到第二茬了,一个菌棒出四茬蘑菇,一茬蘑菇下来大概是80-90万斤,目前价格一斤在5元左右。主要销往新疆哈密、酒泉还有兰州市场。”张掖市瑞源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经理张兴虎介绍。

  瑞源农牧公司创新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建成高标准菇棚210座,年可生产香菇2000吨以上,产品远销上海、兰州、青海等多地。公司通过签订长期劳动合同、参与“三变”改革,有效带动了当地农户,实现了企业增效与农民增收的双赢。

  近年来,临泽县立足资源禀赋,按照“做优做强特色食用菌、做特做精珍稀食用菌、做好做大食用菌全产业链”的思路,向戈壁要耕地、向科技要产量、向光热要品质,探索出了种植业、养殖业、菌业相结合的“三元双向循环”生态农业模式。目前,全县食用菌产业园已汇聚6家企业,建成包括125间菇房、9条发酵隧道、256座工厂化香菇大棚在内的现代化生产设施。2024年,全县食用菌产量预计将达1.68万吨,实现食用菌精深加工、有机肥生产、菌棒制作、设施葡萄等多业态协同发展,带动全县新发展戈壁设施农业超过5000亩。

  一朵朵小蘑菇,不仅丰富了百姓的“菜篮子”,更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临泽县通过科技赋能、链条延伸、模式创新,在广袤的戈壁上书写了绿色发展的精彩篇章,让食用菌产业真正成了推动乡村振兴的“致富伞”。

  通讯员 郑安博 李世栋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