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小玉米串起金色产业链 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金秋的高台,沃野铺金,玉米飘香。田间地头,连片的制种玉米挺拔壮实,穗粒饱满,农户们穿梭其间,忙碌地进行采收,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寻常的玉米,如今正成为高台县农业转型升级、强县富民的金色纽带。
近年来,高台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将发展制种玉米产业作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完善机制、优化服务、延伸链条,着力构建从种子研发、标准化生产到精深加工、市场销售的全产业链体系,走出一条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共赢之路。
订单农业稳民心 标准化生产促增收
“我们村今年种植制种玉米3200亩,占全村耕地的95%以上。与公司签了订单,亩保底产值3400元,农户亩均收入能达3000元以上。”新坝镇下坝村村委会副主任张权指着眼前的玉米地介绍。这份“底气”来源于该县大力推行的“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农业生产模式。
作为当地的龙头企业,高台县先行种业公司为农户提供从种子供应、技术指导到田间管理、保底收购的“一条龙”服务。“我们实行统一品种、统一技术标准,有效降低了农户的种植风险和市场风险,确保了产量和品质。”公司副经理刘兴海表示。这种模式不仅实现了生产的规模化和标准化,更让农民吃下了“定心丸”,激发了生产积极性。

延伸链条提效益 “黄金粒”实现“金转化”
产业要兴旺,关键在于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过去,农户多直接销售原材料,效益有限。如今,高台县积极引导种业企业本地化布局加工环节。在先行种业公司的晾晒场,金黄的玉米铺满场地,宛如金色海洋;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玉米脱粒线高速运转,经过初加工的玉米种子将被销往全国各地。
“今年公司在全县落实制种玉米面积1.48万亩,预计生产种子700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6000万元。”公司总经理雷正忠介绍。本地加工不仅降低了物流成本,提升了企业效益,还创造了更多就业岗位,让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在当地、惠及农民。
政策引领强保障 产业发展动能足
高台县将制种玉米产业视为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保障粮食安全的优势产业予以重点培育。通过统筹规划生产布局,严格把控企业准入、基地落实和种子质量关,强化全过程技术指导与服务,推动产业持续“提档升级”。今年,全县制种玉米种植面积达12万亩,产业规模稳步扩大,发展基础日益坚实。
从一粒种子,到一片金色田园,再到走向市场的优质商品种,高台县正以全产业链思维,深度挖掘玉米价值,将小玉米做成大产业。这条不断延伸的“黄金链”,不仅串起了农户、合作社与企业共同利益,更串联起高台农业高的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
通讯员 段海 图/文
- 2025-09-26静宁:苹果迎丰收 全链发力让“金果”香飘四方
- 2025-09-26玉门:花海辣椒映红戈壁 订单产业“辣”动振兴路
- 2025-09-26玉门:玉米丰收遍地“金” 颗粒归仓秋收忙
- 2025-09-26民乐:小麦收获忙 田间好“丰”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