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真抓实干
李孟栖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完成这一历史重任,关键在行动,关键靠实干,必须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坚定行动派、实干家。
靠“干”而不靠“喊”,是我们党最质朴的“奋斗哲学”。中国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依赖;我们党的事业,没有现成的路可走。之所以能从筚路蓝缕到奠基立业,从历经苦难走向创造辉煌,源于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实干苦干。实践表明,克服困难靠实干,应对挑战靠实干,今后的发展也要靠实干。一切难题,只有在实干中才能破解;一切办法,只有通过实干才能见到成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广大党员干部更需要弘扬实干担当的优良作风,将其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和生动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辩证统一中不断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实干担当既是党员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要有“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政治定力,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把对党忠诚融入血脉、铸入灵魂,体现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自觉行动上,体现在履职尽责、锐意进取的实际成效上,体现在日常言行的点点滴滴中,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以赤诚之心书写新时代的政治答卷。要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历史魄力,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深刻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宏阔视野认识我国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准确把握新时代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代接着一代干,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中奋力跑好我们这一代人的接力棒。要有“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要扑下身子、沉到一线,“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把群众的“问题清单”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履职清单”,以实干成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实干担当需要依靠过硬本领来支撑,没有根基的实干,容易异化为蛮干、乱干。要练就“火眼金睛”的政治慧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夯实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的思想根基。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对鱼龙混杂的思想观点,要辨析甄别、过滤净化;对各种错误思潮,要保持警惕、有效防范。要激发“开拓进取”的创新锐气。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广泛涉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知识,不断完善履职尽责的知识体系。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努力成为本职工作的“政策通”“活字典”“多面手”。勇于突破思维定式和路径依赖,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善于推陈出新,以创新思维破解发展难题。要淬炼“踏石留印”的落实功力。坚持实践出真知,把火热的实践作为最好的课堂,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拜人民为师,甘当“小学生”,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淬火成钢,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狠抓落实,确保各项工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科学完善的制度机制,是实干精神持续发扬的重要保障。要打造“能者上、优者奖”的鲜明导向。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突出事业为上、依事择人,让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脱颖而出、尽展其才。健全日常考核、分类考核、近距离考核的知事识人体系,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性循环,为担当者提供舞台,为实干者搭建平台。要营造“为担当者担当”的宽松环境。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明确容错情形和程序,为敢于担当者卸下包袱、轻装上阵,正确把握失误错误的性质和影响,切实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充分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干事创业氛围。要落实“暖心安心”的保障措施。坚持严格管理和关心信任相统一,做到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切实增强干部的荣誉感、归属感、获得感。要特别关心关爱基层干部,尤其是那些奋战在困难艰苦地区和改革发展稳定第一线的干部,落实好各项待遇保障政策,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心无旁骛干事业、一心一意谋发展。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牢实干之志、扛起担当之责,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以新责任展现新作为,以新本领迎接新挑战,以新机制激发新活力,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辩证运动中不断提升实干能力,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
作者系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讲师,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博士生
本文系2025年山东省人文社科课题“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视听传播优化研究”研究性成果。
- 2025-07-18培育高水平产业型干部
- 2022-06-21【领导干部论坛】奋力谱写古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2022-05-17【领导干部论坛】以更强干劲更大力度更实作风推动高质量发展
- 2022-05-10【领导干部论坛】抢抓机遇加快甘肃外向型经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