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浪:薯香万里长

马铃薯,这颗最平凡的块茎,如何完成从土疙瘩到金豆的蜕变?故事,从菜市场的早市开始。
每天清晨,史社会都会出现在这里,他选土豆有个标准,只挑表皮带“红眼窝”、切开成金黄色的“庄薯3号”。他的大盘鸡店里,这颗土豆要经过3道工序:先炸至金黄锁住淀粉,再与鸡肉同炖入味,最后浇上汤汁出锅,就成为美食者的最爱。
与史社会不同,张强强加盟麻辣烫店,靠土豆赚回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他的4个店生意异常火爆。
靳小刚继承祖上暖锅工艺,兄妹4人在县城开了5家分店,以庄浪粉条为主要原料,经过慢炖后,吸收汤汁,辣而不燥,沸而不烫,广受食客青睐。2011年,庄浪暖锅被甘肃省精品陇菜认定会上被评为“精品陇菜”。

烟火气的背后,是一场营销的接力。梯田里的马铃薯,历经育种、种植、加工的旅程,最终又以朴实的方式,回到了人们的餐桌。
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何让粉条走出庄浪,电商直播则完成了这场接力的最后一棒。帮扶庄浪的南开大学,建起电商站点,培训乡亲直播带货,让庄浪粉条走得更远。而屏幕的另一端,庄浪女儿杨慧敏正用乡音为家乡代言。每一声吆喝落下,直播间里跃动的订单都化作黄土梯田上实实在在的丰收账簿。
方寸屏幕间,正上演着味觉的迁徙:从庄浪暖锅,到新疆大盘鸡,再到天水麻辣烫,庄浪粉条以千丝万缕的柔韧,织就了一张跨越经纬的香味地图。一颗马铃薯,从黄土梯田到四海舌尖,完成了浪漫的远征;而千千万万的马铃薯铺就的产业之路,正载着庄浪的乡村振兴梦,奔向远方。2024年,全县线上共销售庄浪粉条5095.99吨、马铃薯宽粉礼盒24906盒、马铃薯淀粉19147.77吨、马铃薯蛋白496.38吨,收入达13577.96万元。
暮色中,田垄上,土豆炸开土表,即将成熟。山风掠过梯田,裹挟着泥土的醇厚与阵阵薯香,飘进千家万户的灶间。袅袅炊烟里,这是一曲生命的史诗,写在黄土里,长在土豆上。
通讯员 苏志刚 图/文
- 2025-09-24玉门:戈壁滩上结出“产业硕果”
- 2025-09-24高台:丰收节里“农”味浓 瓜果飘香引客来
- 2025-09-24泾川:万亩致富果 开园俏上市
- 2025-09-24灵台: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