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下是我家】丰登高台好年景

正文如下:

高台县燕塘传祁牧业

高台县黑泉镇胭脂堡村辣椒晾晒场
金秋时节,高台大地处处涌动着丰收的喜悦。特色制种撑起农民增收致富的金色梦想,火红辣椒绘就产业振兴的斑斓画卷,现代畜牧产业园奏响牛壮羊肥的嘹亮牧歌。 今年以来,高台县立足农业优先型功能定位,拓展现代农业发展“六个空间”,培育壮大“种、菜、畜”三大主导产业,通过扩量提质、延链增效,让“粮袋子”更稳、“菜篮子”更丰、“钱袋子”更鼓,走出了一条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特色振兴之路。
小种子带动大产业
仲秋,合黎镇五四村的花卉制种田地里,金黄与玫红的花朵在烈日下绽放。村民张会兰娴熟地推着扫花机在花田间来回穿梭,收获花卉种子。“花卉制种,每亩能收入6000元,是个‘金饭碗’。”
高台地处北纬38度种植黄金线,干燥少雨、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全年无霜期153天,加之境内绿洲与沙漠、戈壁相间,形成了天然的隔离带,是制种产业发展的理想地带和种子生产的“天然仓库”。
依托光热水土优势,高台县抢抓国家种业振兴机遇,构建“1+3+N”现代种业体系:以玉米制种为核心,蔬菜、瓜类、花卉协同,建成全国一流良种繁育中心。全县20万亩制种田占耕地1/3,其中玉米10万亩连稳十年,瓜菜花卉等“小制种”9.4万亩;引进培育企业32家、“五化”基地40个,订单覆盖率100%,成为面积最大、产业化最高的农业支柱。
全程机械化、数字化、品牌化提速:玉米去雄机普及率85%,遥感监测12万亩,病虫害识别率92%,预警2小时到岗;12条小包装线投用,加工增值率35%;牵手中国农大等院所,建成种子研究院、西甜瓜资源库等平台,审定玉米新品种32个,良种覆盖率98%;组建产销协会,直通上海、厦门,自有品种占比15%,农民人均制种收入超9000元。
三级网格监管守住安全底线。县政府出台研发、基地、市场全链条政策,开展制种腐败、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实行“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执法,近三年涉种案件“零发生”,让“放心种子”俏销全国。
小辣椒串起大市场
在高台县黑泉镇胭脂堡村的晾晒场上,工人们将新收的辣椒均匀铺开,在阳光的照耀下宛如一片“红色海洋”,映照着又一个丰收年景。
“全村今年种植辣椒650亩,全都是订单,每亩地收入5000元以上。”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开文算起了“丰收账”。
眼下正值辣椒采收季,高台6万亩辣椒陆续开秤。作为全县重点特色产业,当地以 “农头工尾” 为方向,推动辣椒产业从 “零散种植” 向 “全链升级” 转型,让小辣椒成富民兴业支柱。
在规模化布局上,高台县依托 “两区一带”主产区,建成3个万亩辣椒镇、15个千亩辣椒村,辐射8镇48村,总产量达3.4万吨,全产业链产值4.5亿元。“以前种椒没规模、品种杂,收购价上不去;现在连片种植,统一供种苗、教技术,产量收益都翻番。” 黑泉镇胭脂堡村农户郑文志说。同时,当地与中国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推广集约化育苗、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在南华镇科研示范基地培育63个优质新品种,使辣椒优质品率超 90%,亩均产值较传统品种增800元。
标准化生产是品质“生命线”。高台县通过合作社推行“统一种苗、技术、标准、营销”管理,成立红辣椒产业联合党委与协会,探索“6+”产业化模式,发展29家产加销一体化企业,培育30多名经纪人,认证4个绿色无公害产地。
品牌化营销方面,当地一手升级 “高台红” 区域公用品牌,认证8家绿色辣椒企业、1个 “甘味” 商标;一手培育 “阳光辣椒” 等企业品牌,“高台辣椒干” 获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与证明商标 “双认证”。此外,打造产学研展厅与科技小院,连续 4 年举办 “红色高台?椒香丝路” 辣椒推介会,吸引多地经销商,如今通过电商平台,高台辣椒销往全国,真正串起 “大市场”。
小养殖联动大群体
“以前养牛就是‘小打小闹’,现在加入合作社,能享受贷款贴息,今年光养牛就赚了7万多元!”高台县合黎镇七坝村养殖大户公元信说。
作为产业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台县将畜牧养殖业作为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又一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培育。县委“一号文件”连续19年将畜牧业作为重点支持领域,2025年更是出台17条牛产业专项政策、7条牛羊发展措施,从圈舍建设、良种引进到品牌打造、电商销售,全链条赋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在产业布局上,该县全面构建“六园一廊四带”现代畜牧业发展新格局,支持新建、改建、扩建规模化养殖设施。截至目前,该县已建成千头牛场15个、优质奶源基地4个,建成燕塘传祁、杰达实业等规模养殖场区383个、养殖专业社183个、养殖专业村71个,带动养殖大户1.5万多户。
为破解养殖户“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高台县探索“企业联农带农+银行活畜抵押+保险兜底保障”模式,推行“抵押贷”“产权贷”“金牛贷”等金融产品,累计发放畜牧业贷款1.37亿元,带动新增养殖大户3102户。
走进燕塘传祁奶牛养殖基地,智慧化管理系统实时显示着每一头奶牛的产奶量、健康状况;在肉牛养殖区,胚胎移植技术的应用让良种肉牛繁育效率提升3倍——科技的赋能,让高台畜牧业告别了“靠经验养殖”的传统模式。
近年来,该县引进胚胎移植、TMR饲喂(全混合日粮)等20项新技术,培育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1家,建成系统智慧化管理系统12套,肉牛人工授精冻配点33个,年均带动授配母牛4.2万头,肉牛良种化率达到98%以上,能繁母牛受胎率提升至85%。
同时,高台县坚持“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绿色化、品牌化”与“良繁、良养、良料、良法、良防”的“五化五良”融合发展思路,分层次、有重点培育盘活和扶持龙头企业。截至目前,该县累计招引培育共裕农牧、六禾生态等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7家、畜产品加工企业5家、活畜交易市场2个,带动养殖大户9000多户。高台县畜牧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5亿元,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产业兴则乡村兴,从“种业国家队”的稳固根基,到“小辣椒”串起的增收链条,再到“畜”势勃发的现代畜牧,高台县用实实在在的成效证明:只有让产业“强”起来,才能让农民“富”起来、乡村“美”起来。
- 2025-09-24【祁连山下是我家】金秋沃野迎盛会 丰登高台绘新景——高台县第八届农民丰收节启幕
- 2025-09-24祁连山下是我家丨民乐:基层治理“小切口”提升 服务群众新效能
- 2025-09-24祁连山下是我家|金色张掖庆丰收 五谷飘香促振兴
- 2025-09-24【祁连山下是我家】甘州大地绘丰景,五谷飘香庆丰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