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张掖

祁连山下是我家丨民乐:基层治理“小切口”提升 服务群众新效能

2025-09-24 17:29 来源:民乐县融媒体中心

  近年来,民乐县面对基层治理中人口结构变化、服务需求多元、矛盾化解复杂等现实课题,主动破局传统治理框架,将地域文化特色与现代治理理念深度融合,积极探索符合实际、贴合群众期盼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党建引领,筑牢基层治理根基。创新“党建+网格”治理模式,把186个村、社区组织与448个基础网格紧密相连,深入落实乡村治理24字工作法和城市基层治理20字工作机制,积极构建“包抓领导+社区党组织+共建单位+群众代表”的四方联动社区治理共同体,28名县级领导干部带头包抓14个社区52个网格,定期下沉,解决停车难、噪声污染等重点难点问题150余件。建立“社区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的五级组织体系,14个社区全面设立网格党支部32个、楼栋党小组161个,确定党员联系户591名,形成了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架构,让党的旗帜在基层治理一线高高飘扬。

  多元共治,激活基层治理活力。打破传统治理的单一模式,整合多方力量,创新推行“群众点单、村级下单、党员接单”的服务模式,促使党员干部主动下沉一线,解决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建设等问题400余件,切实回应群众诉求。建立“社村共治”服务中心2个,清理规范各类标牌756块,及时全面公开村(社区)党务、村务、财务,规范不应出具的证明事项,有效松绑赋能,提升了基层工作的效率与活力。完善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以双向认领服务项目的方式开展“契约化”共建,142个共驻共建单位认领共驻共建项目313项。推行“社区党委+业委会+物业企业”协商议事机制及“大物业接管+楼委会直管+红管家协管”三管模式。创新“线上+线下”民意征集方式,搭建“邻里小院”“村民议事厅”“板凳夜谈会”等沟通平台,推动飞线充电、环境治理等142个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成功化解家庭邻里矛盾1300余件。

  服务下沉,延伸基层治理触角。按照“六有”标准,打造社区志愿服务站3个,以“结对帮扶?爱心民乐”工程为重要载体,精心组建“党员先锋队”“银龄互助队”“巾帼服务队”等各类志愿服务队737支,常态化开展“敲门看灯”“乐享银龄”“我们的节日”等特色志愿服务活动5800余场次,服务“一老一少一困”特殊群体2.1万余人次。大力推动城乡融合共建共治共享服务工作,设立共享服务窗口24个,梳理便民服务是想63项,其中社区直办23项,乡镇帮办代办40项,有效解决了群众办事“两头跑”的难题。打造“幸福会馆”“颐养之家”等居民活动中心13个,建成区域性党群服务中心2处,依托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站,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31处,举办“青少年快乐成长营”托管班26期,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提升。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