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高台:沃野欢歌谱新篇

2025-09-23 16:43 来源:中国甘肃网

  广袤田野上,金黄的玉米与火红的辣椒交相辉映,现代化养殖场里牛羊肥壮,村庄里一幢幢新农房整齐排列——高台大地上正铺展着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崭新画卷。

  春种秋收,天道酬勤。高台县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锚定乡村全面振兴目标,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三农”答卷。

  从“靠天吃饭”到“科技种田”,从“单打独斗”到“全链发展”,从“传统村落”到“和美乡村”,高台县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变革。

  粮食安全根基牢,现代农业显身手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走进高台县的高标准农田,只见纵横交错的灌溉渠系如同血脉般滋养着沃野,水肥一体化设施精准滴灌,北斗导航的农机穿梭作业——科技正为粮食生产注入新动能。

  “以前种地靠经验,现在靠科技。”正驾驶大型玉米收割机的种植户刘浩邦说,“有了高标准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和现代农机的帮忙,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高台县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0.68万亩,粮食面积稳定在37万亩、产量保持在15万吨以上。科技赋能让“汗水农业”朝着“智慧农业”转变: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升至86%。

  藏粮于地,更要藏粮于技。高台县深入实施粮油作物单产提升行动,大力推广高产高效技术,让粮食生产质量与效率不断提升。

  特色产业势头旺,全链发展效益增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高台县聚焦“种、菜、畜”三大主导产业,推动扩量提质延链增效,构建起多元产业发展新格局。

  在制种产业上,高台县建成了高标准制种基地23万亩,实现玉米与特色作物制种协同发展。隆丰祥种业拿下了全县首张种子进出口资格证,“高台种”成功迈向国际市场。

  安徽保银、新疆昆仑红等头部企业的引进,带动辣椒种植6万亩;国家西甜瓜种质资源库中期库高台展示中心的建成,让设施西(甜)瓜种植面积达1.2万亩;11个连片千亩以上特色基地的建成,使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22.5万亩以上。

  “我们养的肉牛直接供应粤港澳大湾区,价格比本地市场也要高。”林峰牧业有限公司经理王金玲笑着说。高台县规划“六园一廊四带”畜牧业发展布局,肉牛、奶牛饲养量分别达23.92万头、2.64万头,羊饲养量达103.97万只,生猪产能达到33.86万头。

  品牌建设结硕果,市场开拓渠道宽

  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高台县着力打造“甘味”金字招牌,让优质农产品“走出去”“卖得好”。

  高台梨和高台羊肉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共裕梨汁荣获2025西雅国际金奖;累计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31家,“甘味”农产品13个……品牌农业成为高台新名片。

  高台县培育了10余个企业品牌,构建“线上+线下”营销网络,建成镇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70余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2%。

  从“提篮小卖”到“品牌营销”,高台农产品实现了从“种得好”向“卖得好”的转变,品牌溢价日益显现。

  农民收入多元化,生活品质步步高

  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高台县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农户就近就业,构建了“种植收入+务工收入+资产收益”多元增收格局。

  南华镇礼号村的辣椒种植基地里,村民郭爱琴一边麻利地采摘辣椒,一边和工友们拉着家常,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土地流转给基地,一亩地一年稳拿1000元‘租金’,我在这里打工,一个月又能挣3000多块,挣钱、顾家两不误。”郭爱琴的喜悦,正是高台县产业带动、多元增收模式的生动缩影。该县已培育帮扶产业基地18个,带动脱贫群众户均年增收4500元以上。

  更令人欣喜的是,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100.9万元,村均37.5万元,136个行政村收入均突破10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保持在7%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稳步收窄。

  技能培训、产业带动、政策扶持——多管齐下,让农民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

  乡村建设展新颜,宜居宜业幸福长

  白墙黛瓦的农房错落有致,干净整洁的水泥路通村到户,文化广场上老人们悠闲聊天……高台县的乡村正焕发新颜。

  高台县统筹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村村通硬化路、通动力电,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100%,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1%。高标准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78个,创建省级和美乡村4个,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以前是‘脏乱差’,现在是‘洁净美’。”村民张志刚站在改造一新的农房前感慨道。全县农房改造提升率达73%,依托宜居环境,每年举办丰收节、民俗文化节等活动20余场次,实现了“以农促旅、以旅兴农”深度融合。

  秋风送爽,五谷丰登。高台县的田野上,收割机轰鸣作响,农民笑脸盈盈。

  从“一粒种子”到“一桌美食”,从“一片农田”到“一道风景”,高台县正沿着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稳步前行。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持续壮大特色农业,深化农文旅融合,提升乡村治理水平。”高台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奋力推动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在广袤田野上谱写乡村全面振兴的新篇章。

  通讯员 段海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