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针线织就幸福路 巧手“纳”出致富图

近年来,玉门市以巾帼创业就业促进项目为依托,大力扶持“妇”字号经济实体与创业带头人,众多巾帼创业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在基层涌现,成为妇女们就业增收、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
走进玉门市花海镇裕姗制鞋坊,一股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妇联主席王世珍正对着手机屏幕,热情洋溢地向网友们介绍着手中的手工布鞋:“家人们,看我手里这双千层底布鞋,它采用的是传统工艺与现代田园风设计相结合的方式,不仅舒适耐穿,还充满了浓浓的复古韵味。”镜头前,王世珍展示着布鞋的细节,鞋底的每一针每一线都紧密整齐,鞋面的绣花图案精美细致,让人不禁感叹工匠们的精湛技艺。
在王世珍身旁,几名妇女正专注地忙碌着。她们有的在精心打袼褙,有的在细致缝鞋帮,还有的在熟练地楦鞋,整个工坊里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据了解,裕姗制鞋坊项目是花海镇南渠村依托市妇联巾帼创业就业促进项目而实施的。去年,在市妇联的支持与指导下,南渠村充分挖掘当地妇女的传统制鞋技艺,结合市场需求,成立了这家制鞋坊。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创新,制鞋坊目前已开发出6种不同的鞋样,除了经典的千层底老布鞋,还有时尚的汉服鞋、精致的绣花鞋、优雅的小香风鞋等,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这些手工布鞋以其透气、吸汗、养脚的特点,一经上市便迅速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花海镇居民何荣就是制鞋坊的忠实客户,她笑着说:“这里的鞋都是纯手工制作的,质量特别好,就像我小时候穿的那种布鞋,穿着特别舒服。我已经在这儿买了好几双了,家里人也都非常喜欢。”
冯青是村里的老住户,也是制鞋坊的负责人之一。去年,她将家里的20亩地流转出去后,便来到制鞋坊工作。凭借着扎实的手艺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冯青很快就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我在这儿工作一个月能挣3000块钱,既能照顾家里,又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感觉特别好。”冯青说,“除了增加收入,更重要的是把我们的传统手艺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上手工布鞋。”
裕姗制鞋坊不仅为村里的妇女提供了就业机会,还特别关注残疾人及困难女性群体。目前,制鞋坊已吸纳了6名本镇妇女,她们在这里通过自己的双手实现了稳定就业,每月收入可达3000元左右。一根小小的引针,连接起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一部小小的手机,打开了西北小乡村与广阔世界的通道。制鞋坊以订单促生产,通过电商平台拓展销售渠道,将传统的千层底布鞋打造成了特色品牌产品,年经营收入近25万元。
花海镇南渠村妇联主席王世珍表示:“制鞋坊的成立,不仅让妇女们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还增强了她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项目,能够带动更多的妇女参与进来,让我们的手工布鞋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的巾帼力量。”
如今,裕姗制鞋坊就像一颗种子,在花海镇南渠村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绽放出绚丽的花朵。它不仅为当地妇女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更成为了传承传统文化、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通讯员 王瑞雯 闫嘉琦 王雨晨
- 2025-09-02肃南:以产业活水浇灌致富沃土 筑牢乡村振兴发展根基
- 2025-09-02高台:籽用西葫芦变身致富“金葫芦”
- 2025-09-01临泽:制种玉米喜丰收 铺就农民致富路
- 2025-09-01高台:辣椒燃红致富路 田野飘香奏欢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