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肃南:以产业活水浇灌致富沃土 筑牢乡村振兴发展根基

2025-09-02 11:39 来源:中国甘肃网

  产业兴则乡村兴,经济强则百业强。近年来,肃南县白银乡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逐步构建起了“设施农业筑基、生态牧业强链、文旅融合赋能”的三位一体产业体系,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绘就了一幅产业兴旺、群众富裕的美好画卷。

  设施农业筑基,打造“菜篮子”里的增收密码

  坚持把设施农业提档升级作为厚植乡村振兴动能的破题之举,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以白银村多彩农庄和东牛毛村生态农场为抓手,聚焦蔬菜、油桃、育苗等特色设施种植业,坚持从“一棵菜”发力,从“一个棚”出发,把“温室经济”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主攻方向,培育打造集反季节蔬菜种植、优质蔬菜订单生产、优质果蔬种苗繁育、农业科普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产业园,实现温室果蔬种植“四季生产、反季种植”。截至目前,东牛毛村“生态农场”育苗960万株,白银村“多彩农庄”贩销高原绿色有机油桃20000余斤。

  文旅融合赋能,激活“农文旅”融合的消费潜力

  大力推进旅游与多产业深度融合,积极融入全县“七彩丹霞+秘境肃南”和全域旅游新模式,不断优化升级大炼钢铁遗址历史文化之旅、喀尔喀民俗体验区亲子畅游之旅、多彩农庄和生态农场田园采摘之旅、喀尔喀蒙古特色村寨生态休闲之旅、S18线全域文旅融合发展生态景观长廊等旅游精品线路,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同时把设施农业作为加快推动乡村振兴的切入点,积极探索“农业+旅游”“农业+文化”等融合发展模式,与周边七彩丹霞、外星谷、康乐草原等旅游景区深度合作,推动研学、采摘等业态与有机农业有效合作,不断擦亮“游丹霞、观草原、住蒙古包、摘有机蔬菜、品特色美食”文化旅游名片。至目前,全乡共培育各类产业致富带头人28人,辐射带动就业人员达45人,全年旅游综合收入突破626万元。

  生态牧业强链,构建“多元化”的产业模式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打造高品质畜产品为目标,不断延伸牧业产业链,充分运用1700亩大田玉米丰富的秸秆资源和设施温室尾菜资源,推行“秸秆养畜”“尾菜养畜”绿色生态发展模式,构建饲草供给体系,让生态牧业成为乡村经济的“强引擎”。同时,坚持“外引+内繁”相结合的方式,依托褐牛肉牛养殖产业基地,通过采取牲畜循环“代养、代管、代收”等专业化服务,打通养殖户“资源变资产、粗放变集约”的转化路径,让“生态包袱”妙变“绿色财富”。

  通讯员 秦海龙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