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玉门:以蜜瓜产业为钥 打开乡村振兴“甜蜜”门

2025-09-03 16:55 来源:中国甘肃网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振兴靠特色。近年来,玉门市将蜜瓜产业作为富民增收的优势主导产业,着力构建“育苗、栽植、采收、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模式,探索出一条蜜瓜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的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随着暑热渐退,玉门市独山子乡的蜜瓜迎来了成熟采摘期。走进独山子乡现代蜜瓜产业示范园区,只见一颗颗圆润饱满的蜜瓜挂满藤蔓,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甜香,瓜农们正忙碌而有序地进行采摘和打包工作。

  金泉村的马二洒是乡上蜜瓜种植的老把式,也是产业升级的典型代表。这几天,他每天都会早早来到瓜地,查看蜜瓜的收获情况。“今年我们种了1200亩蜜瓜,长势相当不错,平均亩产可达8000来斤。”马二洒笑着说,“只要把瓜种好,品质提上去,销路根本不愁。”多年来,马二洒不断学习进取,引进新品种,还从山东聘请了3个技术员来指导种植。在技术员的帮助下,他的蜜瓜种植规模逐年扩大,今年又扩了200亩,他还计划明年将规模扩大到2000亩左右。

  和马二洒一样,春柳村的高胜虎也在蜜瓜产业中尝到了甜头。今年,乡上投资350万元兴建了200亩钢架拱棚,高胜虎果断承包了50亩地种植蜜瓜。“去年看别人种小蜜这个品种挺好,今年我就想着自己也试试。”高胜虎说,“没想到第一年就长得不错,预计今年能挣个四五十万,我准备换个小车改善一下生活。”

  独山子乡的蜜瓜之所以品质优良,深受市场欢迎,离不开当地独特的自然条件。浙江收购商王伟表示:“这里日照充足,晚上温差大,种出来的“玉菇”和“小蜜”25号等品种,品质非常好,我每年都会从浙江过来收几十万斤货,销量很不错。”

  蜜瓜产业的发展,不仅让瓜农们的收入大幅增加,还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据了解,蜜瓜产业示范园在建设、种植管理过程中,一个生产周期可提供就业岗位250余个,累计增加务工收入450万元以上。许多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增加收入。

  近年来,独山子乡以“1366”发展思路为指引,探索出了“党支部引领、合作社运营、农户参与、基地示范”的四位一体发展模式。通过这种模式,将园区整体承包给全诚农民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负责统一提供种苗、供应农资、技术服务、田间管理、质量监测和包装销售,实现了蜜瓜的标准化种植和订单化产销。同时,乡里还创新设计了“务工+分红”双轨收益机制,让脱贫户等群体也能充分参与到蜜瓜产业中来,目前,该模式已覆盖35户脱贫家庭,年均增收稳定在10万元以上。

  如今,独山子乡的蜜瓜种植面积已突破1700亩,蜜瓜产业园每年向4个村集体平均分红超过66万元,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还为村级公共服务和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此外,蜜瓜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分拣、包装、物流、电商销售等配套产业链条的发展,吸引和培育了一批“新农人”。小小的蜜瓜,正引领着独山子乡走上一条产业兴、农户富、集体强的乡村振兴之路,成为戈壁滩上的甜蜜事业。

  通讯员 魏丹丹 王致远 王雨晨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