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崆峒:林果飘香产业兴 “甜蜜经济”富百姓

初秋的崆峒大地,林果的甜香弥漫在田间地头——峡门乡二沟村的葡萄园里,紫珍香、巨峰葡萄缀满藤蔓,市民提着果篮在葡萄架下穿梭,手上摘的是果子,眼里装的是田园趣味;四十里铺镇高堡村的桃园里,红心桃、油桃挂满枝丫,“观光+采摘”的牌子旁,游客边尝鲜果边买土鸡蛋、杂粮;泾河川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火龙果大棚里,京都1号又大又红,暑假里成了亲子家庭的“打卡地”……
这一切是崆峒区利用林草资源优势,以优质果品产业链为抓手,把特色林果产业做成“甜蜜经济”的生动写照。农旅手牵手,果园变游园,成了产业增收新途径。瑞丰葡萄采摘园的何天峰算着账笑着说:“今年游客比去年多三成,不光卖葡萄,门票和自酿葡萄酒代销都能增加收入,明年还得扩地引种继续壮大。”高堡村党支部书记司国华说:“线上发短视频、线下搞亲子采摘,每周接待300多游客,采摘带火了周边农产品,村民人均增收近千元。”白水镇更把“农业+旅游”做透,富硒葡萄采摘季里,务工人员杨柳香长年在园里忙活,“修穗、接待游客,一个月能挣3000块,家门口就把钱挣了”。

“甜蜜经济”的底气,藏在科技“硬支撑”里。四十里铺镇的早熟苹果产区,引种的“嘎啦”“华硕”抗逆性强,即使种在偏碱土壤里,亩产仍超4000斤,全年能让产区果农人均增收近2万元。泾河川的火龙果能在北方“扎稳根”,靠的是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技术人员按生长周期调好配方,该补水时补水,该补肥时补肥,难怪市民张军摘完就夸:“皮薄肉厚汁水甜!”白水镇的葡萄更有“硒”引力,新新农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朱发学说:“采用富硒技术不光提升了口感,还增加了营养价值,硒能保护心脑、提高免疫力,这葡萄成了‘健康宝’。”
如今的林果产业,早不只是“种果卖果”那点事——有人守着果园当“园主”;有人搞接待当“向导”;有人打包发货当“经纪人”,越来越多村民在家门口找到赚钱的门道。
今后,崆峒区还要引导优质果品产业链上的企业引进更多优新品种,拉长林果加工链条,助力乡村振兴。既要让生态底色更亮、产业根基更稳,更要让百姓的收入随着“甜蜜经济”快速发展而不断增加。
通讯员 赵芳媛 图/文
- 2025-09-01玉门:秋日瓜香飘满棚 精准产销促增收
- 2025-09-01崇信:田间课堂解难题 科技赋能助增收
- 2025-09-01临泽:早酥梨喜获丰收 产业带动就业增收
- 2025-09-01灵台:早熟苹果抢“鲜”上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