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本网原创

e法耀陇原丨红色司法光耀陇原 甘肃省“八五”网络普法成效显著

2025-08-19 17:49 来源:中国甘肃网

【专题】2025年全国网络普法行·甘肃站活动

  中国甘肃网8月19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宋芳科 程健)8月19日上午,参加2025年全国网络普法行·甘肃站启动仪式的嘉宾和媒体记者参观了“e法耀陇原”甘肃省“八五”网络普法展和马锡五审判方式陈列馆。

  甘肃省“八五”普法(2021-2025年)是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规划,以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为核心,依托网络新媒体开展精准普法,通过全媒体传播、互动活动、以案释法等形式,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网络法治环境,助力法治甘肃建设。今年是“八五”普法收官之年,“e法耀陇原”甘肃省“八五”网络普法展系统展示了甘肃各地网络普法的好经验、好做法。

  从祁连山下到陇南山间,从黄河之滨到丝路古道,一场场生动的网络普法活动如春风化雨,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一项项创新的网络治理举措似定海神针,筑牢网络空间法治根基。步入展览,让我们一同探寻甘肃网络普法的生动实践,感受法治力量在网络世界中绽放璀璨光芒。

  良法善治,人人都是参与者。“e法耀陇原”甘肃省“八五”网络普法展览,犹如一扇窗口,呈现着甘肃网络法治建设的砥砺奋进与累累硕果。

  甘肃将始终坚定不移地推进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推动互联网依法有序健康运行,以法治力量护航陇原大地高质量发展,让每一根网线都流淌着法治的基因,让守法意识成为每个网民的本能,让“e法耀陇原”在新时代的答卷中书写壮丽篇章。

  庆阳是一片红色的土地,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孕育了马锡五审判方式这一群众路线司法典范。作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庆阳在抗日战争时期通过“深入群众、就地审判、调判结合”的实践,开创了司法民主化、大众化的先河,其“重调解、察民情、简程序”的核心理念,至今仍为我国基层司法提供重要借鉴,彰显着红色法治文化的时代价值。

  位于南梁法治教育培训中心的马锡五审判方式陈列馆,就是一处公众了解陕甘宁边区司法实践的窗口。

  马锡五审判方式陈列馆馆藏文物458件、司法文书近千份。该馆通过图文、实物、场景复原及多媒体技术,系统展现陕甘宁边区时期形成的“深入群众、调查研究、调判结合”司法理念。

  馆内展示内容涵盖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到2022年的发展历程,包括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建国后的司法实践。专题片《马锡五审判方式永放光芒》、纪录片《回望马锡五》以及道情皮影剧《彩礼风波》、南梁说唱《马锡五是青天》等法治民俗文化宣传作品,生动再现了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历史背景和实际应用。

  马锡五审判方式是抗日战争时期陕甘边区形成的司法模式,以“深入群众、调查研究、调解为主、注重教育”为特点,体现了群众路线和司法民主化。

  作为红色法治文化教育基地,马锡五审判方式陈列馆在2024年获评“法治文化示范基地”,成为西北地区法治教育的核心载体。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