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救命薯”到“致富薯”的历史沿革——安定区马铃薯产业的华丽蝶变
新定西·定西日报记者 王璇
一颗其貌不扬的马铃薯,这一曾经在饥荒年代拯救无数生命的“救命薯”,如今在安定区焕发出新的生机,成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金蛋蛋”。
走进安定区的田间地头,马铃薯的种植历史在这里已延续两个多世纪。早年间,这些深埋地下的“土疙瘩”仅仅是农民赖以果腹的口粮,见证了这片土地的沧桑变迁。
20世纪80年代,这片黄土地上的马铃薯产业迎来了第一次飞跃,农民自发种植马铃薯,靠“救命薯”度过艰难岁月,马铃薯种植进入稳定期。
1996年,安定区通过“洋芋工程”将马铃薯发展为支柱产业,实现从“救命薯”到“黄金产业”的转变。两年后,安定区首次引进脱毒种薯技术,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推广,马铃薯产业真正实现了质的飞跃。
进入新世纪,安定马铃薯产业迎来快速发展期。2002年,随着第一家淀粉加工厂投产,安定马铃薯正式迈入商品化时代,产业链条开始向深加工领域延伸。2004年后,产业发展进入全新阶段,实现了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全面发展阶段,将昔日的“救命薯”打造成为带动群众增收的“致富薯”。
如今,安定区的马铃薯产业已实现华丽蜕变,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目前,安定区年产微型薯约9亿粒,占全国的30%,已成为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微型薯繁育能力最强、加工产能集群度最高、农户依靠马铃薯增收最多的县(区),带动36万薯农人均增收3800元。
从填饱肚子的主食到致富的“金蛋蛋”,安定马铃薯的蝶变历程是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生动缩影。展望未来,安定区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推动马铃薯产业向高端化、国际化迈进,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薯光”力量。
- 2025-07-22田间质量检验成为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重要支撑
- 2025-07-22静等您来!2025年中国·定西马铃薯大会准备就绪
- 2025-07-222025年中国·定西马铃薯大会嘉宾报到
- 2025-07-22汪尚学武和谦会见出席2025年中国·定西马铃薯大会嘉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