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吴爱菊
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仅是夯实党的执政根基的必然要求,还能够为乡村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强化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根基。政治属性是基层党组织的第一属性,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切实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力。一要严格党的组织生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增强党员主体意识,明确广大党员参加党的组织生活的重要性。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三会一课”、谈心谈话、民主评议、民主生活会等制度,推动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民主化,确保党内政治生活严肃认真、富有实效。二要强化理论武装,锤炼政治品格。政治上的坚强,根源于思想上的坚定。村党支部要创新理论学习形式,通过理论宣讲、集中轮训培训、学习积分制度、支部研讨、理论知识竞赛等多种方式,组织党员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同时,加强理论学习保障,建立常态化学习机制,完善网络学习平台,组建村级学习小组等,确保党员理论学习走深走实,以理论上的清醒保证政治上的坚定。
优化组织体系,夯实战斗堡垒。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只有党的各级组织都健全、都过硬,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党的领导才能“如身使臂,如臂使指”。一要聚焦“两个覆盖”目标,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对农村各类组织进行全面摸排,推动党组织向专业合作社、互联网平台企业、快递企业、产业协会等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延伸,确保党组织应建尽建。对于尚未具备条件建立党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通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确定党建工作联络员、建立工会和共青团组织等方式,积极开展党的工作,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二要突破传统模式,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打破单纯依托行政村建立党组织的限制,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专业协会中,或在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实现党的组织形式与工作任务的有机结合。针对部分村党组织弱、选人难的问题,可按照产业相近、资源互补等原则,建立“跨村联建”机制,大力推进产业党支部、联合党支部建设,选任优秀村党支部书记跨村任职,组建联合党支部或成立“联村党委”,引领各联建村融合发展、抱团发展,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建强干部队伍,增强战斗能力。一要优化村党组织书记选拔机制。注重从责任心强、威望高、具备市场经济头脑、熟悉农村工作且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党员干部中推选村党组织书记,充分发挥其“领头雁”作用。同时,选派能力强、经验丰富的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配强驻村工作队,为农村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二要强化培训,提升村干部素质能力。聚焦农业技术、法律法规、村务管理、服务群众、防范化解风险本领以及推动高质量发展等关键领域,分类开展专业化培训,使村干部成为农村发展的领路人、组织创业的带头人,切实提高村班子领导乡村振兴的能力。三要重视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吸纳返乡务工青年、退伍军人、科技专业人员等,加强培养教育,将其发展为党员,为建强党组织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四要健全保障机制,解决村干部后顾之忧。合理提高村干部的工资待遇和福利保障水平,完善村干部晋升机制,通过健全保障机制,充分激发村干部干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科技赋能党建,提高工作效能。在信息网络化时代,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改进党员教育管理、提高群众工作水平。一要创新党建模式与平台建设。推行“党建+大数据+乡村振兴”信息平台,建立信息化平台推进数据共享和智能化决策,打造“互联网+党建”“智慧党建”模式。利用数字技术将党建工作接入平台,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精细化和便捷化。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把握党员需求,优化教育内容和方式,提升党员教育管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二要充分运用互联网平台走好网上群众路线。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实现全天候民意互动,智能分析和研判群众诉求,推动乡村治理和服务精准化。通过线上平台,及时回应群众关切,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三要强化数字素养培训。整合培训资源,因材施教,注重实践应用,通过有效的培训提高党员的数字素养,使其能够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工作,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保障。
作者单位:甘肃农业大学
- 2025-07-18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张掖答卷——“四级七天”调解法编织基层治理“过滤网”
- 2025-07-18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张掖答卷——“四级七天”调解法编织基层治理“过滤网”
- 2025-07-15甘肃省2025年基层服务项目考试成绩公布
- 2025-07-07【甘快看】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党建引领谋发展 富民新村展新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