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重走西北角】科技赋能丝路空港:解码兰州中川机场T3航站楼的“智”与“质”

2025-07-11 21:34 来源:中国甘肃网

  “您好,我想查询前往北京的最新航班信息。”在兰州中川机场T3航站楼的出发大厅,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有限公司信息网络公司信息设备部负责人贾勇对着智能问询机器人“小兰”轻声问道。几秒钟后,“小兰”便清晰地播报了当天所有飞往北京的航班时刻、登机口及其他实时信息动态。这样便捷的交互场景,在T3航站楼内已是常态。这座总投资约334.38亿元、主体面积40万平方米的新航站楼,既延续了中川机场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地理优势,更通过“智”与“质”的双重升级,为兰州中川机场充分发挥空港枢纽功能、筑牢“空中丝绸之路”甘肃门户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

T3航站楼和综合交通中心沙盘模型 蔡雯/摄

  智汇丝路:科技赋能新空港

  走进中川机场ITC大楼内的联合运控中心,一块巨大的弧形巨幕格外引人注目。幕布上,航班实时动态、旅客流量分布、飞行区航空器滑行轨迹等数据以三维可视化形式清晰呈现。“这上面能实时显示飞行区航空器、车辆和人员的位置,一旦有车辆接近航空器安全区域,系统会立即在车载屏上弹出红绿灯告警,工作人员的电子工作证也会震动闪烁。”贾勇指着屏幕介绍。

兰州中川机场联合运控中心 蔡雯/摄

  让这一系列精准管控得以实现的,是机场坚实的数智底座。“我们建设了私有的云计算平台,能够提供15238核计算+1731T存储规模的私有云,可以支撑大数据、智能决策分析、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服务需求。”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有限公司信息网络公司工程技术部技术骨干姜红说道。不仅如此,作为西北地区首个部署5G-A网络的智慧机场,这里实现了峰值速率3.1Gbps的超高速网络,为机场数字化场景落地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数据传输桥梁,使“算力”与“传输力”形成合力,保障了全机场的智慧运行。

  在此基础上,兰州机场三期建设充分应用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为机场智慧化升级注入强劲动力。“86座全自动登机廊桥采用行业最高级别的L4自动接机运行模式,仅需50秒就能精准完成飞机对接,大幅缩短了旅客登离机的等待时间。”姜红介绍道。这也是国内首次实现登机桥钢结构应力监测、激光导航定位、AI风险预警三大系统的国产化集成创新。从算力到人工智能,科技的力量正让这座“空中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在智慧化转型中不断突破边界,成为联通内外、高效运转的现代化航空枢纽,为区域发展与国际交流搭建起更畅通、更智能的空中桥梁。

  悦行中川:畅享旅途新体验

  在科技的赋能下,每一次行程都从容顺畅。T3航站楼配备126个值机柜台、90台自助值机设备以及76套自助登机验证前端设备,国内旅客自助值机率达82%,登机口闸机通过率超92%,安检排队时间压缩至10分钟内,安检与登机效率提高30%以上,实现了从值机到登机的“丝滑”出行。为了防止行李错拿漏拿,T3航站楼建成了智能安检回框系统。“回框系统上有人脸识别,这样就能做到人包绑定,如果行李过不去,工作人员会准确知道这是谁的包,不会造成错判。”贾勇说道。针对航站楼布局复杂的情况,机场推出“智慧航站导航”微信小程序,支持多语言实景导航,无论是国内游客还是国际友人,输入目的地便能获得最优路线指引,轻松破解航站楼“找路难”的困扰。

中川机场内的自助值机柜台 蔡雯/摄

  “兰州在地里位置上是中国的一个几何中心,所以机场的中转旅客和经停旅客比较多。”贾勇说道。作为全国首个落实空铁(轨)换乘流程优化的综合客运枢纽,这里将航空、城际铁路、高铁、公路等多种交通方式无缝衔接,实现了“下了高铁乘飞机”“下了飞机坐高铁”的“空铁陆”零距离换乘。与此同时,无托运行李的旅客可以通过T3航站楼专属通道直接进入高铁站,无需二次安检,这种国内首创的“一站式出行”服务,大幅缩短了换乘时间,让出行不再等待。

  高效便捷之外,T3航站楼更充分利用交通枢纽的窗口优势,成为展示城市魅力、打造甘肃名片的重要平台。在航站楼内的墙壁上,甘肃各地的壮美风光与人文景致化作生动画面,既美化了空间,又让旅客在漫步间便能直观感知这片土地的文化。商业区内,从甘肃省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到陇原大地的特色美食,品牌化、特色化的布局既满足了旅客的购物需求,又融入西北元素,让候机时光成为感受地域文化的窗口。“三泡台、兰州百合都是热销的产品,很多旅客都会带一些,把甘肃的味道捎给家人朋友。”西北特产商店的工作人员笑着介绍道。

中川机场商业区售卖的兰州特产 蔡雯/摄

  翼动陇原:枢纽链动新经济

  T3航站楼作为重要航空口岸,正以不断拓展的航线网络,为甘肃对外开放架起空中桥梁。国内航线布局日益完善,截至6月21日,通往各支线机场的航线已达27条,“兰敦”“兰嘉”等热门航线每日班次超6班,新开通的两条省内串飞航线运营顺畅,将河西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紧密串联。国际及地区航线加速复航与开航,目前已开通至大阪、曼谷等14个城市的16条航线。一张“覆盖国内、通达世界”的空中丝绸之路已然成型,为全省对外开放、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提供了坚实支撑。

  为让空港优势充分转化为枢纽经济动能,机场搭建起“一平台、五系统”,覆盖机场货站及航空物流上下游全链条主体,有效破解了行业信息化、数字化水平不高的瓶颈。通过积极探索快递类货物“陆转航”模式,推动春秋航空电子货运系统落地,实现货运全流程电子运单保障,大幅提升了货运处理效率。同时与顺丰速运深化合作,拓展航站楼打包、快递、寄存等便民服务,并依托甘肃特色产品资源与航空物流网络优势,开展“集采+分拨+配送”一体化商贸业务,构建起完善的航空物流体系。“我们专门预留了一条跑道用于物流运输,这是个很大的转变”,贾勇介绍,像庆阳、平凉的牛羊肉品质优良,但保鲜期短,借助中川机场的航空物流,能大幅提升时效性,有力促进生鲜产品的国内外贸易。

  随着产业集聚效应持续释放、配套设施加速完善,中川机场的人口吸引力与经济辐射力不断攀升。机场直接或间接新增就业岗位超5000个,覆盖机场服务保障、冷链物流、跨境电商等多个领域,带动当地劳动力就业增收。在机场半径15公里范围内,航空物流园、跨境电商产业园等产业集群加速崛起,“航空运输—物流仓储—产业加工—商贸流通”的产业链正逐步形成。这种以空港为核心的经济生态圈,正推动甘肃及周边区域实现资源共享、产业互补,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为西北内陆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新动能。

  T3航站楼以“智”提效,以“质”暖人,以创新之姿,托举起一条连接历史与未来的“空中丝绸之路”。它不仅是一座现代化的航空枢纽,更是甘肃对外开放的窗口、经济发展的引擎、城市形象的名片,为甘肃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当九曲黄河的纹样在厅顶延展,科技与人文在此交响,万里丝路的新传奇,正从这里启航。

  (作者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蔡雯、夏鹏宇;指导老师秦冬雪、张艳彬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