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重走西北角】“甘味”飘香背后的红色引擎:甘肃一乳业探索党建与文化的融合之道

2025-07-11 20:55 来源:中国甘肃网

  在陇原大地上,“甘味”品牌承载着甘肃农业的特色与希望。甘肃传祁甘味乳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传祁甘味乳业”)作为“甘味”品牌矩阵的重要一员,将党建“红色引擎”与“暖心工坊”企业文化深度融合,推动企业蓬勃发展。

  党员带头聚人心:从“一人富”到“共同富”的初心之路

  谈及传祁甘味乳业的根脉,绕不开一个关键人物——甘州区长安镇前进村党委书记、甘肃前进现代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领路人——马志祥。他的故事,是党建引领企业发展的生动注脚。

  “一个人富不算富,要带领更多的老百姓致富才算富。”这是马志祥自始至终坚持的初心和使命。2001年,马志祥竞选村支部书记,想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当选后,他带领村民尝试大棚种植。2008年他考虑到地域资源优势,提出建立奶牛专业合作社以推动乡村经济发展。

  面对启动资金缺口和村民疑虑,马志祥展现了党员的担当。他率先动员村“两委”班子和60多名党员集资,企业资产抵押贷款,最终促成了前进奶牛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并为日后的传祁甘味乳业奠定基础。

  如今,甘肃前进集团已形成“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实践“三链富民”模式。即,党组织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先锋队,组织党员送技术解难题,凸显党组织在生产一线的战斗堡垒作用。

  “公司非常重视党建引领,对党员的要求很高、培养力度很大。”运营部助理唐天杰说:“在今年的‘七一’主题党日活动中,公司组织我们党员前往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展览馆参观学习。同时,在之前的主题党日中,马书记也常分享他的创业历程,公司还会组织员工前往体制内单位开展交流活动。”传祁甘味乳业在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品牌建设等方面坚持将“党建引领、党员带头”这一理念贯穿其中,例如,实施“双培养”工程,将党员培养成技术骨干,将业务骨干发展为党员,以党建为根基推动企业建设发展全过程。

  暖心工坊有温度:让员工与企业共成长

  党建引领为企业把稳了航向,而“做有温度的企业”理念,如同春风化雨,滋养着每一位员工的心田,汇聚起发展的内生动力。传祁甘味乳业党支部副书记贺劭廷提到,这与公司“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员工”“将选拔人才、培养人才放在首位”“打造学习型团队”的管理理念高度契合。

  物流部员工唐天杰是公司“温度”的切身感受者。“公司鼓励并帮助我进行了专升本学历提升,而且完全认可这个学历。”唐天杰提到。公司不仅为员工搭建成长阶梯,更给予年轻人充分的信任和试错空间,“放心大胆干,我给你们撑着!”马志祥这句掷地有声的承诺,正是员工攻坚克难的强大后盾。

  工作之余,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员工风采得以展现。演讲比赛、各类文娱设施一应俱全。让唐天杰印象深刻的是去年的职工运动会,“公司甚至调整生产计划,确保全体员工都能参与进来,那种凝聚力和归属感特别强。”

  公司对员工的关怀也同样细致入微。像唐天杰这样的双职工,公司会特意划分出一室一厅的温馨空间,且水电暖费用全免。新员工入职,会接受涵盖企业文化、安全、生产工艺、人事制度等全方位的培训,部门内实行“师带徒”制度,助力新人快速融入与成长。

员工生日会照片 图片由传祁乳业提供

  贺劭廷介绍,定期为季度生日员工举办生日会、建立特色“前进青年人才库”等,都是公司营造“家”文化的重要举措。“前进青年人才库”专门面向基本无职位的潜力员工开放,提供思想道德和技术技能专项培训,邀请专家或资深人才授课。入库员工还能根据兴趣和获得的公司技能认证,申请调换到更匹配自己能力的岗位,真正体现了“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的用人理念。

  红暖相融酿“甘味”:文化双轮驱动高质量发展

  在传祁乳业,“党建红”与“企业暖”并非两条平行线,而是深度融合、相互促进的双轮驱动。党组织是倡导和推动“有温度”关怀的核心力量,党员在关爱同事、服务群众中率先垂范;而充满温度的企业氛围,则极大增强了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使员工更自觉地向党组织靠拢。奉献、责任、担当、互助等共同的价值观,成为两者最坚实的纽带。

  这份独特的文化融合,深深浸润着“甘味”品牌的内涵。它不仅是甘肃优质乳品的自然之味,更是党领导下强企富民的责任之味,是心系员工、关爱社会的人文之味,是追求品质、持续创新的发展之味。

  甘肃传祁甘味乳业将党建引领深度融入企业发展血脉,同时着力打造“有温度”的企业文化,在酿造醇香“甘味”的同时,也书写着一家西北企业坚守初心、砥砺前行、富有温度的高质量发展故事。传祁甘味乳业的探索实践,为陇原大地上更多企业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文化建设样本。

  (作者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3级本科生王诗妍、高艺菲;指导老师张艳彬、秦冬雪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