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武都:南美白对虾养殖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2025-07-03 11:34 来源:中国甘肃网

  近年来,陇南市武都区立足资源优势,大胆探索特色水产养殖新路径,通过引进南美白对虾养殖产业,打破传统农业局限,为当地群众开辟了一条增收致富的“蓝色经济”新赛道。

  科技赋能,突破内陆养殖瓶颈

  走进武都区江南街道渭子沟社区的陇南三鲜养殖有限公司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一座高标准养殖大棚格外醒目。2023年建成以来,这里配备了19个养殖缸、2个蓄水池以及循环水处理系统等现代化设施,成为当地特色水产养殖的标杆。“我们采用大棚温室养殖模式,通过精准控温、循环水处理等技术,成功实现了南美白对虾在内陆地区的规模化养殖。”基地负责人介绍道。

  精细管理,打造优质对虾品牌

  从海南、广东引进的优质虾苗,经过严格筛选和检测,确保无特定病原。养殖过程中,基地坚持“定时、定量、定质、定位”的投喂原则,根据对虾生长阶段调整饲料配比,幼虾阶段投喂蛋白质含量高达52%的优质饲料,成虾阶段则优化投喂频率和粒径。水质管理上,通过定期检测pH值、溶解氧等指标,配合微生物制剂调节水体环境,确保对虾健康生长。

  效益显著,助力群众增收

  目前,基地亩产量可达1500公斤以上,年亩产量突破3000公斤,成品虾以每公斤80-100元的价格畅销市场,年利润超过15万元。这一成功模式不仅填补了本地活虾市场的空白,还为周边农户提供了就业机会和技术支持。

  延伸产业链,推动融合发展

  武都区计划进一步推广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同时探索精深加工和休闲渔业,打造集养殖、观光、体验于一体的特色农业示范区,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我们不仅要让对虾游出产业效益,还要让它游出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武都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如今,南美白对虾已成为武都区特色农业的一张新名片,为当地群众铺就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致富路。

  通讯员 李云帆 图/文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