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漳县:小小蒲公英 开出“致富花”

2025-07-01 17:02 来源:中国甘肃网

漳县殪虎桥镇蒲公英种植基地

  近日,走进漳县殪虎桥镇铁沟村的蒲公英种植基地,大片的蒲公英绿意盎然,一朵朵黄色小花点缀其中,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构成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画卷。当前,正值蒲公英管护的关键时期,基地里务工的村民们忙碌而有序,为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增添了不少烟火气息。

  返乡创业青年龚建宏是这片蒲公英种植基地的负责人。此前,他一直在外务工,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网络上了解到蒲公英作为“药食同源”的作物,不仅具有清热解毒、消炎利尿等药用价值,还深受市场青睐,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龚建宏心动了,经过多方考察,他发现家乡铁沟村气候湿润、土地肥沃、水资源充足,非常适宜蒲公英的生长。2023年,龚建宏毅然回到家乡,流转了150亩土地,开启了他的蒲公英种植创业之路。

  “一开始也遇到了不少难题,比如土地流转时,部分村民对这个项目不太了解,心存顾虑。”龚建宏回忆道,“后来,村‘两委’针对这个问题开展了协商议事活动,向村民们详细介绍蒲公英种植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消除了大家的疑虑,我才顺利流转到土地。”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精心照料,第一年种植的蒲公英便迎来了丰收。“今年蒲公英长势非常好,现在开始收第一茬,预计今年能收割四到五茬,每亩产量预计在2500斤到3000斤之间,主要作为鲜菜和药材销售,亩均年纯收入能达到5万元以上。”龚建宏看着眼前的蒲公英,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蒲公英产业不仅让龚建宏实现了创业梦想,也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村民朱云莲在种植基地务工,每天能挣100元。“去年开始我就在这儿干活,既能照顾家里,又能有一份收入,日子比以前好多了。”朱云莲笑着说。据了解,该基地每年吸纳周边劳动力120余人,带动41户农户参与种植,户均增收5000多元。

  随着蒲公英产业的逐步发展,铁沟村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每到蒲公英花期,漫山遍野的金黄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赏、打卡,一些游客还会参与鲜菜采摘体验,为当地带来了新的旅游收入。“下一步,我们计划开展以‘蒲公英茶’为主的系列产品开发,进一步增加产品附加值,同时扩大种植规模,打造连片种植基地,吸引更多游客,让蒲公英产业真正成为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金产业’。”谈及未来规划,龚建宏信心满满。

  近年来,殪虎桥镇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全力构建“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乡村特色产业体系。除了蒲公英种植,还积极发展中蜂养殖、芦笋、乌龙头种植等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如今,在殪虎桥镇,越来越多像龚建宏这样的创业者回到家乡,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耕耘奋斗,描绘着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让曾经不起眼的蒲公英,成为了当地百姓增收的“致富花”。

  通讯员 赵琼 李淑娴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