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浪:一针一线绣端午 马尾荷包 “编织”民俗记忆

端午,在庄浪县朱店镇中街村的马尾编荷包传习所里,省级非遗传承人陈焕香的身影愈发忙碌。每年此时,她都要加紧制作庄浪独有的马尾荷包。这一承载着端午文化的纯手工手工艺品,以独特造型和精美工艺脱颖而出,成为当地端午民俗的亮丽名片。
“先用四根马尾,编织成3毫米左右的花边,沿荷包瓶口锁边。然后从瓶颈处引出花边,一般是四到六绺,固定好,将预留的散马尾横向勾结,编成繁复规整的网状。”马尾荷包制作工艺繁复,包含选料、复里、绣图案、纳形、锁边、装香料、编网套、上网套、系穗子九个流程。我们有幸目睹了马尾荷包得名的关键步骤 —— 编织马尾络套。“现在没养马的人了,我们现在用的替代品是尼龙线。同样光滑、有韧性,硬度适中,且比马尾更匀称,长短更容易控制。”陈焕香说道。
马尾荷包由传统香包演变而来,承载着端午驱邪避灾的美好寓意。传统马尾荷包以布或绸缎纳袋,外绣彩图,内装雄黄香草,袋口缝好后,再套上马尾毛编织的网袋,挂上珠子、系上穗子。其形如倒置荷蕾,故而得名。复杂的工艺和高要求的制作技术,彰显着匠人的精湛手艺。“一般做一个马尾荷包得两三天的时间,像这种大的就得四五天,每一步都是一针一线手工制作。”
端午时节,佩戴荷包祈福纳祥是重要民俗。庄浪马尾荷包构思巧妙、工艺精美,不同年龄和性格的妇女在造型、色彩和图案选择上各有偏好,展现着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几年我根据市场,变了新花样,我想象着变了一些,像五毒这种。这上面是个蝎子、螃蟹、蜘蛛、还有蜈蚣。这个就特别符合咱们端午的主题,驱邪、避灾。”陈焕香指着展示架上琳琅满目的荷包介绍道。
绣好的马尾荷包色彩鲜艳、图案精美,既承载着驱邪避灾的端午寓意,又极具装饰性,为节日增添浓厚氛围。制作、佩戴马尾荷包已成为庄浪人过端午的重要习俗。“除了咱们庄浪人喜欢,这几年外地的订单也多,陇南、敦煌、广东每年都会有订单。”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和非遗文化备受关注,这一传统手工艺品走出庄浪,赢得全国各地消费者喜爱。
“这个荷包传承了几辈人了,我舅祖母做,我母亲做,我也做。现在有39多个人在跟我学习,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了解马尾荷包,学习制作技艺,把我们的非遗文化延续传承下去,不要失传。”陈焕香笑着说道。
端午的艾草摇曳,庄浪马尾荷包飘香。这一凝结着先辈智慧的手工艺品,在民间热爱与政府保护下,正焕发新活力,岁岁生长,代代留香,让古老的民俗,成为永远鲜活的人间烟火。
通讯员 杨璇 赵彦林
- 2025-05-28网络中国节·端午|兰州九州花坛社区开展“红色领航 粽香敬老”端午主题活动
- 2025-05-28静宁:街头荷包俏 端午氛围浓
- 2025-05-26灵台:端午将至香包俏
- 2025-05-26静宁:荷包艳花馍香 端午传统韵味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