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金塔:文明生繁花 乡村漾新风

2025-05-29 16:31 来源:中国甘肃网

  当时代的新风拂过会水古城,文明“花儿”竞绽,香盈移民乡村。

  近日,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发布《关于认定命名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的决定》,金塔县羊井子湾乡及羊井子湾乡金新村分别获评“全国文明村镇”。

  金塔县羊井子湾乡是省“两西”建设在河西开发建设的第一个移民安置试验示范基地,始建于1986年。近年来,金塔县羊井子湾乡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不断让精神文明建设这棵大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文明培育,精神力量浸润人心

  夏日,在羊井子湾乡金新村,一支支由村民组成的“垃圾清理小分队”来回穿梭,清理垃圾、助力清洁,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生活环境美了,农闲时出来遛弯,看着也舒服,我们平时都是积极主动参与村上组织的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羊井子湾乡金新村村民柳文乾说。

  据了解,羊井子湾乡建立了周五“环境整治日”长效机制,组建了“五彩羊湾”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卫生整治志愿服务活动,全面改善乡村面貌。

  文明植阡陌,新风沐乡野。羊井子湾乡组建成立了“红色先锋志愿服务队、金色增收志愿服务队、绿色环保志愿服务队、橙色暖心志愿服务队、蓝色便民志愿服务队”五支“彩色”志愿服务队,更好地服务群众。

  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改变着城乡面貌,也大大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指数。羊井子湾乡组织志愿者开展理论宣讲、环境整治、生态保护,闻令而动,主动参与政策宣讲、困难帮扶、卫生治理、文明劝导等活动,“志愿红”已经成为羊乡村靓丽的风景线。

  生态宜居,和美乡村硕果累累

  错落有致的农家院落,风景如画的葡萄园区,承载着历史记忆的村史馆……夏日时节,走进羊井子湾乡,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美丽的水彩画。人居环境整治,带来的不只是“面子”的变化,更是“里子”的改变。

  三十载奋进,基础建设换新貌。近年来,羊井子湾乡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累计建成金新村、羊井子湾村、大泉湾村、榆树井村、黄茨梁村省级美丽示范村5个。

  羊井子湾乡以家庭院落和公共场所为重点区域,积极引导群众自行清理房前屋后卫生,整理柴草杂物、打扫室内卫生,并定期清理庭院、广场等场所环境卫生。对沿街商铺进行文明劝导,不留垃圾,主动清理。对金羊路沿线、村组道路两侧垃圾、杂草集中清理,着力打造脉络清晰、环境优美的乡村环境。

  村容整洁、环境优美,既是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也是文明建设的可感之处。人居环境的提升,为文明创建打下坚实基础。

  移风易俗,文明新风沐浴乡村

  “走上台来笑开颜,咱们把新风来宣传,移风易俗新风尚,丧葬仪式别铺张……”在金塔县羊井子湾乡的文化广场,志愿者们正在表演“三句半”,他们用接地气的言语引得现场观众拍手叫好。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

  “能获得‘全国文明村’这个荣誉,我们感到无比自豪!这是全体村民共同努力的结果。”羊井子湾乡金新村党支部书记张正玉激动地说。这个荣誉既是对我们过去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未来的鞭策,我们一定会倍加珍惜,把村子建设得更加美好!

  涵养文明新风,重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羊井子湾乡积极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成立红白理事会,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引导村民摒弃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尚。同时,还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文化文艺、科普宣传、志愿服务等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

  创新实践,基层治理动能澎湃

  “来来来,大家聚到一起‘吃平伙’吧,能有啥事解决不了的。”近日,金塔县羊井子湾乡羊井子湾村“和事佬”范多虎通过“吃平伙”的方式,成功调解了一起矛盾纠纷。

  “平伙”同音“平火”,也有“平息火气”之意,若要气散,就得平火,就是和气地吃一顿“平伙”饭,矛盾双方坐在一起,请同村德高望重的“和事佬”组织说和。“吃平伙+和事佬”工作法,已成为羊井子湾乡独特的矛盾纠纷化解品牌。

  乡村善治,村民劲往一处使。近年来,羊井子湾乡发挥“一约四会”群众自治组织作用,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不断畅通民意表达渠道,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从源头预防矛盾纠纷发生,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通讯员 卢玉 俞芳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