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皋兰“梨韵水乡”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按下“快进键”

2025-03-31 21:22 来源:中国甘肃网

  三月底的甘肃省皋兰县什川镇,乡村振兴的号角响彻古梨园畔。

  近日,随着总投资约1亿元的“梨韵水乡”乡村振兴示范带项目全面复工,12个涵盖乡村建设、产业发展、环境整治、民生改善的重点工程——皋兰县库区移民、甘肃省级瓜菜产业园、都市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及水利设施和和美乡村项目正多点推进、全面开花。从“中国农民第一桥”的修缮到白兰瓜精深加工产业园的崛起,从污水管网改造到千亩盐碱地的“变身”,一幅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在什川镇,多个重点民生项目齐头并进。作为库区移民整体改造提升项目的子项目,中国农民第一桥的修缮维护工作进展顺利。项目现场,桥梁维护提升项目负责人魏泽民介绍道:“目前,龙门架的真石漆喷涂已完成,桥面木板铺设、管道包覆等工作正在同步进行,我们争取在梨花会开幕式前完成所有施工,为其添光添彩。”

  与此同时,皋兰县阳光路、楼子街的污水管网铺设、给水井更换等工程也在紧张施工中。人行道路缘石、排水沟盖板、水稳层铺设安装有序推进,上车街200m污水、雨水及弱电管道铺设已完成。上车村村民陶启正高兴地说:“这条路修好后,污水有了排放之处,卖桃子也不用担心颠簸损坏,环境更整洁了。”村民彭冲也表示:“上车街作为民俗街,此次改造对旅游提升大有裨益,是实实在在的利民项目。”

  什川镇农业农村中心主任魏世君介绍,皋兰县库区移民什川镇整体提升改造项目作为示范带建设的重要内容,涵盖建筑整治、环境整治、管网改造、桥梁美化修缮及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改造等五个子项工程,目前已完成全部工程量的50%。项目建成后,将大幅提升古梨园核心区整体风貌与基础设施,为乡村旅游发展蓄势赋能。

  在“梨韵水乡”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中,产业发展是关键。什川镇聚焦美丽产业,大力发展甘肃省级现代农业瓜菜产业园,推动产业升级。白兰瓜高效种植现代产业示范园与甘肃丰苗瓜菜精深加工产业园基地建设雏形初现,70亩钢架大棚基本搭建完毕,下半年即可试种白兰瓜。

  皋兰丰苗白兰瓜专业合作社总经理魏新宝介绍,精深加工产业园将建设分选、包装、加工车间及原料库,通过分选定级实现产品差异化。加工方面计划推出白兰瓜果脯蜜饯与果粒酸奶,目前正与天津海河乳业、甘肃天方乳业洽谈合作。种植园将进行智能化改造,自动卷帘、水肥一体设施让瓜苗“住”进科技温室,并建设育苗大棚,保障瓜菜种苗供应,促进白兰瓜新品种研发。

  不远处,连片盐碱地正变身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基地。200亩盐碱地改造土地配套道路、灌溉基础设施建设正积极推进,580座高架大棚奖补政策激发农户热情,连片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什川镇还充分利用产业强镇项目奖补资金,续建皋兰梨产品初级加工项目,目前已完成地下管网、地基处理及部分设备定制。

  什川镇农业农村中心主任魏世君表示,2025年,什川镇将投资1677万元创建甘肃省级现代农业瓜菜产业园,通过一系列项目的实施,提高白兰瓜的产量和品质,开发多款加工品,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

  机械轰鸣中,三色步道沿楼子街蜿蜒延伸。沿街商户任丽桃笑容满面地说:“路美了,顾客多了,咱农家乐生意更红火。”

  在乡村建设方面,什川镇稳步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投资330万元对楼子街、三合街、校场街核心区域道路进行提升改造,保障群众出行和农村客运安全运行。投资530万元的长坡村水利项目让900亩梨园“喝”上及时水,下泥湾村瓜菜保鲜库稳住收购价,南庄村组道路改造招标在即……一条条“四好农村路”、一道道智慧灌溉渠,正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此外,在“梨韵水乡”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中,人居环境整治是重要一环。什川镇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上、下泥湾县级和美乡村的创建、上车街和桃园巷两条街道12个地块的景观打造、利用地质灾害搬迁旧房宅基地,建设小微公园、花园、果园、菜园等小生态板块以及在该镇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中,1800立方米垃圾清运、20公里河洪道整治,60家农家乐完成风貌提升,垃圾分类亭、污水收集罐成为梨园新风景,让乡村“颜值”飙升,呈现乡村新风貌。

  梨花将绽,奋楫当时。皋兰县以“梨”为笔,以“韵”为墨,在“梨韵水乡”乡村振兴示范带上书写着“农文旅”融合的新篇章。当古桥新漆映照千树梨花,当白兰瓜香飘向全国餐桌,当阡陌交通串联起梨韵水乡,这座黄河畔的百年古梨园,正以全新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与高质量发展。(郭玉琳 李瀜洢)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